第145章 鄉間戰場(一)(1 / 2)

山東兗州泗水縣雖然距離對於新政權來說軍事上比較重要的大運河並不算遠,但是在臨近枯水季節、攜帶著繳獲過來的不少人財物的大軍南返後,重要性也相對下降了。但鄉野間血腥的戰鬥卻並沒有隨著斷航集結的臨近而停滯。

“殺!”擴充後的治安軍第十三步兵營營長王勇喊道

四周蜂擁而至的人群壓力下隊伍似乎已經越來越密集,不過被壓縮到方圓十數米的範圍之內,所有的射手也已經退入到隊伍中準備隨時參加方寸間的短兵相接。

臨時擴充到八百餘人的隊伍因為曆次的傷亡減員和不少的逃亡,也因為不少新兵已經沒有經曆過多少訓練實際上已經沒有十分完整的隊型,隻有簡單的橫豎各二十八九排的方陣,四周的弓手已經躲避入陣內隨時準備以短兵迎敵。

不少的治安營在最初與大股的敵人交戰的時候企圖效仿那令人崇敬的新軍主力部隊寬大而似乎無敵的散兵線。不過無數次的實戰卻證明那樣的“一字長蛇陣”不要是與正規的敵人交手,就是與鄉野間戰鬥力不怎麼樣的鄉勇團練交鋒的時候也經常發生被分割的危險。

畢竟臨時大規模擴充起來的治安軍步兵營在人員戰鬥力及裝備方麵相比新軍核心主力都相去甚遠。

如今的張海所率領的新式步兵旅主力通過種種手段以十七世紀的技術條件通過官兵優秀的戰場射擊發揮穩定性及事先填裝好的精良火器達到了二百餘年後南北戰爭時期的實際火力水平,而此時擴軍後的治安軍步兵營卻連數十年前西班牙大方陣的水平也難以達到。

不過好在各營連都至少有兩位以上由主力部隊分排過來的軍事主官。在經曆過最初的一些教訓後做為從主力部隊過來並經受過主力隊伍裏文化與知識教育的王勇等治安軍步兵營連各軍事主官也多少了解一些在缺乏有效兵器和戰鬥力的情況下的作戰隊形原則。

在這麼近的範圍內鄉勇們的弓手拋射出來的箭支似乎連治安軍步兵營戰士們身上從明軍那裏繳獲過來並挑選出的鎧甲也難以威脅到。

沒有鎧甲的新兵則舉著盾牌簡陋的盾牌似乎就能抵禦那些威脅。盡管隊伍很密,但因為圍攻的鄉勇們擁有十分有威脅力的拋射兵器並不多,用於直射的土銃也難以威脅到外圍最前麵的戰士,所以似乎那些圍攻的敵群一時間還難以威脅到。

“砸死他們!”陣外的敵群似乎有口音模糊不清的聲音喊道。

標槍與石塊在此時民間的械鬥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在幾十人規模往往很短時間決出勝負的群毆中投擲兵器的作用雖然不大,但在幾百人規模的交戰中上千數量早已準備好的標槍與石塊投擲過來給陣中的人們產生了不少的威懾。

沒有經過多少訓練的人們投擲標槍和石塊的最大距離通常不過二十餘米,不能成為有效的殺傷兵器,但卻也在短短的十數秒內將隊伍中缺乏有效鎧甲的上百人砸倒,幾十人掛了彩。還有不少的士兵雖然在鎧甲的防護之下沒有被那些尋常人投出來的石頭或標槍砸破鎧甲,卻在鈍擊之下如同挨了重拳一樣被打的難以舒展開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