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與遼東提前的撤圍行動讓京師城內派出去送信的少年一路上遭遇到不少波折。搜集到傳信炮彈後南下的偵察班戰士麵對敵軍大股兵力的南下不得不謹慎小心的繞路南行。從熱氣球趁夜間空降的戰士倒是擺脫了後金集團的騎兵因此更順利些,找到鹽山縣約定的岸邊又在接應下乘船南下也累計花費了十幾天的時間才抵達揚州一帶。
隨著集中在東南一帶的工匠們對於精度匹配要求很高情況下軍品製作的逐漸熟悉,也因為對水力機械和鋼鐵冶煉的熟悉乃至不惜成本的碳材供應。如今新軍六個準備投入戰略決戰的步兵旅超過一半的普通戰士完成了換裝。一萬兩千名基層主戰步兵共配備了一萬八千件七萬兩千餘管燧發排槍步槍。如果加上近衛部隊裏原有配備的及新增的標準更高的精製五管燧發排槍,此類火器的總數已經多達近兩萬兩千餘件。
雖然主力部隊同後金主力還未曾交戰過,張海卻按照最壞的情況做了打算:很顯然,如果僅僅是為了消滅某一個對手或準備某一場戰爭,這些已經比西方火槍或尋常鳥槍增加了一倍標準的“標準裝藥”還有近一步增加的空間。尤其是在運用黃金子彈並不擔心過高的溫度式裸露的鉛彈燒融的情況下。
揚州城開辟出來來的射擊實驗場上,張海也以傳統中製作比較優良的明雙甲外加皮內襯大概五六十斤標準的頂級防護套在了在清鄉作戰中俘虜乃至不少罪犯的身上。進行著與京師類似的模擬測試。
當以排槍開槍的時候巨大的震動從槍管傳遞到射手的肩膀,槍聲再也不那樣清脆,似乎是如同大號的爆竹炸開了花。槍管噴吐出的煙霧也飛噴到幾乎一人之遠的距離上。迅猛飛出槍膛的那金燦燦的十毫米彈丸飛到七十步外的時候依然沒有多少彈道下落的征兆,終於將兩層鐵甲外加一層皮甲的防護打穿之後讓滾燙的金彈入射到被試驗目標的肉體內,遠遠的傳來如同上刑一般的慘叫聲。
連續使用同一支槍械的情況下射手不斷的更換射擊目標,可卻發現即便是這種程度的強裝藥也隻能對八十步以內的雙鐵甲的厚重防護之敵構成威脅。再遠就會是如同後世的鎮暴彈那樣打個大腫包。而到了百步大概一百五十米以外,連明顯的腫包也難以給敵人早成了。
很顯然:在重防護目標麵前,這種十克彈丸的燧發排槍想盡了一切辦法挖掘潛力提高威力也隻能做到如此。
“敵人沒有我們那麼多的火器負擔,除了比較輕的近戰冷兵器乃至並不算重的弓箭之外可以把大部分負重都加在防護上。而我們的板甲雖然精良,在負擔了這麼多排槍火器之後就不能像歐洲的騎士們那樣再加那麼多的內趁了。二十餘千克的鎧甲及衣物對於大部分士兵而言其實已經很沉重。
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滿足數量上的要求,張海新軍主力步兵們的全身甲達不到張海及親衛們那樣優良,僅僅是比普通的鐵質鎧甲強不少低碳鋼而已。一石二鬥力的優等清弓在八十步的距離以內依然有不小的概率能夠穿破鎧甲給戰士們帶來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