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決戰籌備(1 / 2)

京師方麵送來的報告讓不少人懸著的心都安了下來。以被俘的後金士兵進行的測試,同揚州等地依靠不少俘獲的比較強壯的敵鄉勇及罪犯所進行的測試差不多。

如同優秀的投石手發射的投石索一般的圓型石彈才需要數百焦爾的能量和超過一磅的彈丸才能有效的殺傷那些傳統披重甲的目標。

而如果采用鉛彈,因為受力麵積大大減小和風阻帶來的能量損失減少,能夠把二百克一寸口徑鉛彈拋射到二三百米級別的大概二百多焦爾的能量就能給那些沒有金屬板甲的目標以重創了。

在實驗中,即便是一百五十米左右拋射距離,大概四十米每秒初速級別的六兩鉛彈,在命中身披重甲的後金士兵腹部、大腿等承受能力較強的非要害部位的時候雖然沒有給那些人造成骨折或內髒受重創等立即喪失戰鬥力的重傷,卻也使其在長達幾分鍾的時間裏都難以恢複戰鬥力。即便是在給那些人以反抗機會的模擬戰鬥中也是如此。

人在高度緊張的臨戰狀態的時候的確會因為注意力的轉移和激素的分泌使得對痛感的敏感程度小的多,因此會出現很多“戰鬥到流血而死”的事情。但這僅限於麵對箭矢或輕小低溫彈丸等等性質的殺傷時。而在鈍殺傷麵前,即便是高度緊張情況下的人也會感覺到無法掩蓋的傷痛。

自去年秋季開始,炮坊的兵工單位新加農炮鑄造的任務逐漸減輕後,就開始按照當時提出的要求生產一種工時同九斤彈四百斤身管加農炮差不多的“筐形銅炮”。

這炮的炮身並非圓柱或圓筒的形狀,而是很像略長一些的開口大底部小的方形竹筐,更確切的比方是更像一個又長又扁的青銅方鼎,更像一個方口的喇叭。

這種形狀的火炮因為比加農炮更容易加工一些,身管的全重就達到了四百公斤左右。原本的打算:張海準備新製出一些一斤重的重型鉛彈,這種“銅鼎炮”在裝好了足夠的彈藥後可以如投石雷發射坑那樣一次把四百多枚一斤重的鉛彈發射出去。

不過這樣算起來,在麵對十排左右敵兵襲擊的時候一次隻能幹掉三四十餘騎而已。麵對鬆散的精兵或是敵騎,十幾發殺傷拋射的彈丸命中一人就是很高的效率了,更多被殺傷的還是馬匹而不是人。

可如果彈丸的需求隻有二百克重的六兩鉛彈,不僅能應付大量原來輔助部隊本來就擁有的彈藥及其模具可以繼續利用,可以在一輪時間之內發射的鉛彈數量從四百枚提高到一千二百枚。一輪開火麵對鬆散衝鋒的敵人也至少能殺傷近百人。

這數個月來所生產的“銅鼎散彈炮”已經多達近一百五十門,可以配備到包括獨立近衛部隊在內的二十五個營級作戰單位,每個營級單位都至少擁有六門“銅鼎霰彈炮”

如果像新裝藥標準的燧發排槍那樣允許一定炸膛風險的進行“雙份強裝藥”,每門炮足可以發射足足同銅炮重量差不多的兩千四百枚六兩鉛彈,以覆蓋一個營三百米米左右的作戰正麵近百米殺傷縱深內的近半目標。相比九斤彈青銅加農炮雖然對付遠距目標的時候有些不足,但麵對騎衝擊時的抵禦能力乃至殺傷對手的能力也強化了很多。

劉洪濤大致計算道:“平均算起來,假如我們以橫隊或者近似橫隊的寬三角陣營地:士兵肩膀挨著腳步發揮我們最大限度的火器優勢:那麼在二百步或三百米左右的營作戰正麵,平均分配火力的情況下至少可以有十二門青銅加農炮、六門銅鼎霰彈炮、三個熱氣球火箭班。至於各營中原有的百虎齊奔箭發射車,除非在十分特殊或緊急的情況下,更好還是做為熱氣球火箭班的備用燃料。因為這些從平地發射的火箭盡管不少是重型箭支改裝的,威力上還是很難對後金那些重甲目標構成威脅。但即便如此,以青銅加農炮有效範圍內可以折算命中敵騎兵群兩次,二十四發炮彈殺傷最多四百個目標。六門銅鼎霰彈炮殺傷一千二百個目標,三部火箭熱氣球在營範圍內的有效射程上以三千六百支箭按照我們以往的經驗大致可以殺傷六百個目標。再加上步兵營平均至少六千支燧發排槍槍管。麵對敵騎在狹窄正麵上的集中突擊時至少可以連人帶馬的殺傷兩千兩百人以上。我不相信即便是後金實力比較強的旗能在進攻中承受這樣的傷亡還依然如常的能夠展開攻擊作戰。”

不過張海還是有些憂慮:“如果是我們以種種方法迫使敵人必須和我們決戰,而且這關係到建州的前途命運,我們不能這樣假設敵軍的傷亡承受率”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