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決戰方略(一)(1 / 2)

在傳統舊軍隊裏,從軍官到士兵們最不習慣的就是火器訓練。火器訓練要消耗身管壽命,報廢的器材要占用各方利益能撈到的空間。更不用說煩瑣的操作和炸膛的風險。

而新軍每個士兵都能擁有二十管以上可以填裝好彈藥隨時開火的火器情況下,盡管有相當的傷亡風險,火器訓練還是純樸的戰士們相比之下最願意接受的訓練。哪怕是長時間的空槍瞄準和操槍訓練也一樣。

“十五歲!十五歲!我參軍到部隊!紅領巾映著我,開花的年歲!雖然暫還沒有帶上英勇勳章勳章,我為我的選擇高呼萬歲!生命裏有了征戰的曆史,一輩子都不會感到後悔!生命裏有了征戰的曆史.”這首改編而來的《征戰的曆史》乃至其他不少軍旅歌曲在各個步兵旅內十二個連隊分批追逐次聯合訓練的時候時不時的飄蕩在火熱的訓練場由遠近各處。為疲勞不堪的各連隊注入著新的活力。

隨著春末夏初的臨近,天氣也一天天的轉暖起來。高強度長時間的臨戰訓練也變的越來越艱辛,不過想到秋季很有可能展開的戰略決戰,大部分兵源成份還算優良的新兵都不敢鬆懈。

不過在經過多次作戰也擁有過比較完善文化與政治教育的各老兵連隊,隻是在去年張海決定倉促南撤的時候曾經有過不少疑慮。隨著對燧發排槍的越來越熟悉,就連一些青州之戰的時候就入伍的弓箭排前戰士也越來越有著更深的自信。尤其是新朝三年陽春三月舉行的那場規模龐大的新老兵器對抗演習之後。

麵對著單列臥姿目標,親弓箭排中的老兵在測試訓練的時候徒步真弓實箭的展開壓製撒放。板甲之外內襯著足夠防護的新戰士們以臥倒的姿態感受著戰場之上的壓力。可即便如此也沒有多少人受到重傷。

“就算那後金戰兵精勇強悍到戰場之上百步外的騎射能和我們靶場弓箭步射一樣那又如何?我們在靶場上打死靶,七十步左右開弓放箭,對於臥倒狀態下的全身甲,命中率不過十分之一,命中之後能夠有效殺傷的百中無一。而對手快速射一百箭的時候我們足可以認認真真的打出二十輪排槍了。就算他在百步的距離上拋射或者讓馬逗著圈子拋我們一個連也能讓至少一個牛錄的敵軍全變成步兵,隻能爬著走”第二步兵旅的一名自鹽山而來的排長自信的說道。

“要是碰上聖上那樣的呢?”另一名曾經跟隨張海等人起家的老戰士笑道。在新朝的前期,張海並不算打算玩什麼寬鬆和言論自由那一套,不過在當下的核心隊伍裏,還並沒有什麼十分嚴格的文字獄。張海既是如同宗教領袖一般神聖的化身,也是平易近人的“塵世基督”

說起這個,全連的不少人先是一棱,之後老兵練隊的不少人都笑了起來。別說後金全軍,就是當中十裏挑一的精銳要是能有張海那箭術與神力,那關外的蠻夷就算沒有足夠的攻城手段也早該入主中原了。

正當決戰前的戰備訓練在揚州及帶熱火朝天的進行著的時候,揚州不遠處的長江江麵上行使過龐大的船隊,包括二十四艘排水量大約在二百噸左右的近海帆船及八十多艘排量在五六十噸的近海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