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新公安軍(1 / 2)

長期以來新朝軍隊的作戰體係由主力旅和治安軍各營旅構成。不僅僅是在張海及其弟子中,就是部隊中也有不少人反應“治安軍”這個名字即便是在不那麼講究的新朝體係的不少人來看也有些過於粗鄙了,完全無法起到提震部隊士氣的作用。在對付那些鄉勇民團時還無所謂,要是與敵人的正規力量交戰,這樣的名稱怎麼也說不過去。

於是在新朝三年的陽春三月,以旅為單位的治安軍步兵旅改為公安軍,而以營單位的治安軍改名為人民防衛營,簡稱人防營。

原有的六個治安軍步兵旅在麵對新的敵人的時候戰鬥力也顯得有些不足,於是還在東南一帶早春時節的時候火熱的練兵大潮就在南京對岸的兵家要地六合一帶施展開來。

從安全的角度來看,不論是主力旅還是新建的公安軍野戰旅部署在長江南岸都是更穩妥的選擇,可張海卻不願意這樣做。把大練兵的主要場地擺在江北除了有地形上更為合適的原因,也為的是讓參訓部隊擁有足夠的壓力。

為了在最快的時間內建設一支能夠與傳統野戰軍相抗衡甚至擁有戰鬥力優勢的部隊,在新一批六個野戰旅軍步兵旅的建設上新軍投入了巨大的本錢。王永的第七旅及高海的第八旅兩個在完成了新兵消化後的主力步兵旅抽調了一半的步炮兵骨幹充實到新建足建的六個公安軍野戰步兵旅中。

以兩千名左右的步兵骨幹為基礎,軍官層及指揮班組直接普及到五十人左右的小隊級單位。在排級單位的小隊之上依舊采用連營團的新式單位名稱,但組織原則按照更適合冷兵器時代的二五製為基礎。

兩個五十餘人的小隊為一連;五個百餘人的連為營,兩個五百五十餘人的營組成一千一百餘人的團。旅級單位由四個步兵團及一個九十六門輕炮所構成的輕炮兵團組成。

專業的火器工匠和鐵匠們的備戰任務比較重的情況下,新建的公安軍野戰部隊要在技術工匠需求最小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發揮有效的戰鬥力。唯一比較簡單而實用的出路就是銅製的輕炮了。

在身管的加工精度要求不可能很高的情況下,每千克的青銅身管隻能在承受三四百焦爾炮口能量的情況下擁有合格的壽命,大概為新軍主力旅火炮的六分之一或者曆史上12磅青銅炮的三分之一。

不過即便是如此也能把兩斤重大概不到三磅左右的炮彈以每秒二百四五十米左右的初速發射出去了,相比十六七世紀的不少歐洲輕炮威力都處於優秀的水平。兩倍的有效射程、至少四倍以上的殺傷效能、乃至四倍於鳥槍的射速外加上一定的破防能力,對後勤比較輕的壓力使得五千人左右的步兵旅僅僅靠炮兵就對能對傳統的步兵為主體的敵軍構成不小的壓力。整個輕炮班的填裝手到炮手基本為主力第七第八旅的炮手,在不經過多少加強訓練的情況下戰鬥力就能夠形成了。

新建的步兵部隊每旅除了三四百名小隊及以上軍官從主力部隊帶過去的三千餘支輕臼銃及幾百張弓做為投射兵器外,主要的近戰兵器為長矛加上鐵頭木杆的輕標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