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去年的清鄉之戰中建立起的比較完備的通信原則,後金聯合北麵明朝邊軍兵圍京師的消息沒有超過一個月就傳遍了從中原到山東一帶的新朝各北方占領區的基層部隊。
不過固始縣南青峰鄉的青峰嶺上了望著山下廣闊原野的公安軍第二十七營營長劉宇和副營長李天林卻並不為最近從北麵傳來的消息感到多少的憂慮。建州的大軍?新軍主力部隊中出身的戰士又是從事過不少大戰的,對隊伍中主力部隊的火力與實力乃至不斷壯大自身實力的能力有著超出一般戰士的認知。在如今大勢已成的隊伍麵前,那根本算不上是什麼威脅。甕中枯骨而已。
“戰爭恐怕在今年年底就要結束了,我們恐怕趕不上‘秋收’了,那時候又不知道隊伍上會怎樣改。”李天林平淡的說道。隊伍上起事這幾年以來每次大戰往往在夏末秋初之季,每次交戰中敵人不過是那猛烈彈矢下的靶子,並為不少的戰士帶來勳章。因此不少的人都管秋天將要到來的大規模征戰視為“秋收”。不過不少軍內教育的劉宇李天林等人也大致估計的到自己做為這三流部隊的軍事主官可能在服役期內趕不上這樣的大戰了。
這場決戰之後,國內再也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對手。南方那些公安營或許還有著不小的征戰任務,畢竟南方和西南的不少地方還沒有統一並拿下來。自己這北方地區的治安營今後的前景恐怕就未知了。
“決戰結束後未必需要那麼多的主力部隊用於戰備,恐怕各部隊不少優秀的‘老兵’都將分配到各公安營從排一級開始大換血了,說不定職務還會時不時的像文官們那樣調動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各種弊情。”劉宇說著話的時候似乎還有些惋惜,因為新朝初年的這段時間內算是不少人發財的最後時機了。
在這時代,營一級的軍事主管就如同明軍中的千戶或者宋時的指揮一樣,在地方軍中是少有太多牽扯說一不二的土皇帝一把手了。
資本主義社會下軍中之利的大頭在軍需供應商,三千萬美元的戰鬥機可以賣七千萬,十億美元成本的軍艦可以對內或對外賣幾十億。就是一些腐敗的發展中國家軍隊,一個摩托化步兵團至少幾千萬美元每年的各種費用,隻算人頭費上可以分出來的羹能有幾百萬美元就不錯了,這幾百萬美元的年利還要層層分潤到各個方麵。
可在這通信組織並不像近現代軍隊那樣發達組織結構也很簡單的軍隊中,人員費中可以獲得的好處比例地位則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戰時都是外地兵而且很多光棍兵孤兒兵沒有多少可以索賄的空間也是如此。
新軍中的公安營的各種費用平均每名官兵都是按照糧餉充裕的正規步兵來算的,而且在糧價采購方麵都打了比較大的富餘。每人每年的費用足有三十兩銀或五十貫錢。固始縣又是個相對比較重要的地方,這裏的公安軍第二十七營足有一千餘人,雖然還不可能像後世那樣吃空餉或者索賄,但以種種手段節約下來一半的資財卻完全不是問題。更別說其他方麵能夠獲得的利益。這些節約下來的財富一年就至少是兩三萬貫足夠每個人獲得一生不愁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