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中原敵襲(1 / 2)

失去了宗族的依靠,似乎沒有世界哪一地方的百姓比東方平原地帶的漢人百姓更能忍受世間一且苦難。即便是那些從溫飽或小康乃至有權有勢的地位上跌落下來的人也是如此。那些一年前還曾在鄉間人五人六的人們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淪為比其奴隸還有所不如的任人欺淩的最下層。

對於那些城裏乃至鄉間原有上層不少人的悲慘遭遇,民間也沒有多少中下層百姓同情。甚至還有人飽著一絲鄙夷。

“活該!他們也有今天!過去那些高高在上的派頭兒哪兒去了?”麵對著那並不算太大的縣城城頭上時不時傳來的哭喊聲。相比不打算得罪任何一方,也不願意對下場悲慘的人落井下石的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平民,年近中年、因為常年的粗糧牙齒都掉了不少的王二算是沒有什麼牽掛的。新朝政權和軍隊到來後的腥風血雨當然並不是針對所有的人,女幹淫搶掠也不是針對所有的人。

相比遭遇悲慘的城鄉舊上層及其附庸,大部分民眾免除了少則近三成,多則近一半的各種負擔。原本窮困到極限似乎難以活下去的日子雖然不可能一下子就變的富裕,但卻寬裕了很多。至少在這平地上的百姓來說,不是遇到大災的年景再也不愁過不小去了。至於那每斤二三百文的高價鹽還有零零散散的出役以及低價的軍需糧,比起過去的各種負擔來根本就算不上個事兒。

常有一類說法說“升米恩鬥米仇,”或者“人們習慣了好處就不會懂得感恩”,不過這些說法卻不完全適用於中華大地上多數地方的百姓。真正能夠給予民眾巨大利益的人與時代,在這裏是永遠難以讓人忘懷的。

固始縣曾經是公安軍第一旅官兵眼中的硬地,在清洗和清鄉中被殺的人從普通百姓到核心的沈家族人都有很多。但即便如此,因為對中上層的清洗而帶來大翻身的另外近半數的民眾卻成為新來的第二十七營的“鐵杆民眾”

士兵們輪流在營裏打牌甚至在縣城裏遊玩的時候,那些半指定半自發組織起來的鄉民們輪流承擔了這固始縣乃至周邊不少地方方圓百裏的警戒任務。

這種警戒雖然往往也是缺乏專注而稀鬆平常的,對於滲透過來的夜不收或各路探子甚至是一些遊騎沒有什麼作用。不過幾千規模的馬隊大軍在平原上卷起的煙塵卻是根本隱瞞不過去的。

新軍原有的公安軍六個步兵旅重點防禦的戰略方向是運河沿線臨近的開封至青州一帶,南下的關寧軍騎兵營重點進攻也是山東一帶。不過當宣大地區殘餘的尤家軍幾萬明軍也參加到南下的進攻之後關寧軍為了爭得中原地帶也派出不少部隊展開了對河南地區的攻略。

固始縣以北的方向上的狼煙接連不斷的傳了過來,按照公安軍部隊在以前吩咐下來的要求,多的難以數清人數的騎兵,或者估測在千人以上的步兵都是隊伍難以有效抵禦的部隊了,要點起至少一柱狼言。而敵軍縱隊不見尾隊的情況下則是連續兩柱以上的狼煙。平民百姓中選拔出來的人也沒有多強的觀敵了陣能力,這樣的變化就已經是接近對那些民壯巡邏隊要求的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