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攻勢迎敵(1 / 2)

擁有全國各地初步建立起來對大規模敵情初步偵察網絡的情況下,遼東及山西等地的明軍做為後金先鋒南下的消息沒有多長時間就傳到了揚州至南京一帶。湖廣等地明朝水軍集結的消息也是如此。

不少弟子所設想再進行一次去年那樣的“南京保衛戰”,畢竟起事到現在不過三年多的時間,不少弟子及軍官的思維方式還是停留在以前那種穿州過府流動隱蔽作戰的時代。地盤在不少的軍官及張海弟子看來不過是一種負擔,除了核心工匠雲集的少數地區外,其他地方並沒有長期堅守的價值。

不過張海卻不想再玩一次誘敵深入了,軍情討論會上他對各旅的軍官們直截了當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過去我們走州過府遊動作戰,除了隊伍的規模並不大,也是建立在隊伍的給養完全可以建立在隨時隨地的吃大戶的基礎上的。可如今至少南直隸與浙江兩省,甚至江西和山東也算在內。還有多少地方可以供我們以這樣的方式作戰?更別說在東南一帶,我們好不容易才通過均田免糧的方式在血腥的清洗之後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人心基礎,難道就這樣丟給敵人不管不顧?那我們日後還要花費多大成本代價恢複起來?不能再讓敵人對我們兵力上捉襟見肘的固有印象了。趁北麵的八旗一時還打不過長江,最好在我們今年夏末出師北伐之前就把福建廣東一帶的麻煩解決掉,在西麵,也要依托水路拿下湖廣”

正在這時,揚州的天空中滾滾的雷聲傳了過來,陰沉的空中並不算小的大雨下了起來。

張海覺得是時候讓不少人建立起在這陰雨的季節對自己手中火器的自信了。“大家隨我來訓練場看看吧!”早有腹案的張海對負責各主力旅的弟子們說道。

揚州城外各旅正在麵積足有方圓四五裏的廣闊操場上進行著最後階段的各旅合同訓練,雖然雨季的到來迫使隊伍不得不減少體能方麵的訓練以避免軍中難以處理的各種病患,可槍炮射擊訓練在這樣的日子裏並沒有停下來。

火繩槍或者燧發槍雖然相比清式複合長弓在陰雨或者小雨的天氣顯得稍微堪用一些,在大雨條件下的射擊同樣會受到影響---不過這僅僅限於傳統的火繩槍兵或者燧發槍兵。

而對於新軍主力旅中已經開始逐步在軍隊中推廣的每人多件多管燧發排槍利用早已填裝好的彈藥進行射擊的戰術來說,僅僅是在槍口和槍身上稍稍進行簡單的防雨處理,這些火器就能夠如投標一般在瓢潑大雨中以很高的發揮率展開實戰。這樣的多管火器還使陰雨天下的彈藥保存變的不那麼麻煩了。

“看起來在風雨中戰鬥我們的步兵火力在實現了燧發排槍後幾乎不會受到多大影響。”雖然燧發排槍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在普通的步兵旅中逐漸裝備了,可在這樣大的風雨下依然能夠有效的展開射擊似乎還是第一次。就連做為新軍骨幹的第二步兵旅旅長劉洪濤也有些驚異於這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