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算長的短短不過幾分鍾的時間,四十多艘火船被接連不斷的炸毀讓鄭芝虎等人大驚失色,趕緊向旗手下令船隊向後撤保持距離。
而當爆炸的煙霧被並不算輕微的海風吹淡的時候,早已瞄向敵船的十二門長炮接連不斷的以早就準備好的鏈彈向百米左右距離上的敵軍大船展開了火力。
鏈彈的有效射程並不遠,三十幾磅彈的重長炮發射這種彈丸有效射程也不到一裏左右的樣子,而十二磅炮發射的鏈彈哪怕針對硬帆的有效破壞範圍也僅僅不過一百五十步大約二百多米的有效射程而已。不過在這個距離內,即便在海上有效射準也不是太大問題了。
從第四旅的封舟距離火船背後的敵軍大船百米左右的距離到敵船撤出二百米的鏈彈有效射程,十二門長炮展開了三輪射擊,一共把三十六門鏈彈射向一二百米外敵船。
由於雙方的兵力及船隻差距太大,來襲的三百多艘敵船除了火船之外在最前沿展開的隻有四十艘左右的大船,這些鏈彈一下就破壞了前排敵船中桅杆數的大半。
就算韓星等人操作船隻乃至船隊協同作戰的能力遠不能同荷蘭人乃至那些海主們的船隻相提並論,各圍船按照戰前的推演及約定此時也知道應該做的是什麼了。按照戰前的推演及商討,被鏈彈命中的敵船就是短時間內我方小船可以追的上的目標了。對於這些敵人雖然在理論上采用火箭動力的自殺爆破船最好,但是這樣做很可能會使敵人提前警覺起來,不利於最大限度的重創及殺傷敵人。在海上航行能力相比敵人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就像草原之上的純步兵遇到純騎兵,除了一定程度上的誘敵,最大限度殺傷敵人的手段十分欠缺。
六艘封舟附近的二十多艘用於外圍防線作用的幾十噸排水量級別的小型帆船開始向被命中的敵船吊轉船頭發起了決死般的衝擊。
那些桅杆暫時無法修複的敵船知道將要麵臨著什麼,雖然一時還想不起十分有效的辦法。三十多艘船上的三千餘名弓手及銃炮手卻開始向幾百名駕禦著二十多艘小船的展開了猛烈的火力。
幾十噸排量的小船迎對手如雨射來的箭矢彈丸在短短幾分鍾之內還是逼近到距離敵船不過二三十米左右的距離上。被打中了桅杆的那些敵船似乎比戰士們所駕禦的小船乃至剛才來襲的火船大了不少,不會因為投石機大小的推杆雷的轟擊而立即麵臨沉沒的命運,這讓戰士們足足的用完了所攜帶的所有推杆雷才將這三十餘艘千料左右的大型敵船炸的看似再也難以恢複。
在這之間的對抗中戰士們又因為敵人的弓箭銃炮乃至推杆雷帶來的誤傷付出了近三分之一大約六十餘人減員的代價,自身的船身也被打的千創百孔。但是卻也讓這些船上的敵人大部分麵臨著落水減員的命運。
船隊麵臨水鬼的威脅下,理想的選擇當然然是乘帆機動,可為了最大限度的打擊這些敵人。韓星以陸軍的聯絡信號旗向各船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