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澳門的葡萄牙人其實已經有不少在第三旅展開封鎖的行動之前逃之夭夭了,不過還是有包括眾多上層人士在內的四千葡萄牙人及一萬兩千多華人及其他國家公民被逮捕。整個澳門的軍事行動中繳獲的火器數量超過戰士們的想象,包括三千支合格的重火繩槍還有百餘門大小的火炮,此外還有製作標準接近新軍主力部隊要求的幾十噸黑火藥及幾十噸鉛乃至不少的銅錢。這些武器彈藥是這裏的武裝所根本難以有效運用的,很顯然:澳門是包括明庭乃至周邊海盜在內的一個重要火器生產窩點。
這些火器對於新軍主力部隊來說絕大部分已經有些看不上眼了。不過如果包括包括澳門在內大概三千名專業的火器工匠乃至懂得相關技藝的其他業者來說,這對於整個隊伍就是一筆不可忽視的收獲了。
經過隊伍裏不少在南京的工匠營中負責過管理的官兵們的抽測,澳門的這三千名左右的工匠水準並不低,按照南京城內新軍核心兵工坊內的要求至少其中一千人左右是滿足按照標準進行有紀律的協作勞動要求的。而在南方的鐵器及冶鐵重鎮佛山,近兩萬名工匠中第三旅的官兵們也隻選拔到了兩千名左右符合要求的熟練勞動力。
三千名工匠聽起來不是很多,但是符合新式管理要求並具有鐵器火器生產加工經驗的熟練工匠張海等人以運河沿線及江東一帶龐大的人才基礎為底盤也不過隻擁有一萬餘人而已。第三旅在廣東一帶的行動等於是為整個隊伍增加了三分之一的精銳勞動力。
隊伍在出發前的時候也曾經考慮過這種情況,因此也攜帶了不少模具,圖紙,金尺等重要物品一直由石壘等人保存在旅部。
“我們在澳門獲得這麼多工匠,不如就地展開軍火生產,並由南京或者直接從來到廣東一帶的治安營裏補充新兵展開訓練。從現在開始到大致估計中的北進時間還有兩個月,這相當於整個東南之地三分之一的軍工基礎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可以完成不少任務了。”第一營營長王光說道。
新軍主力部隊的規模不大,張海與各旅營之間的關係也就不受官僚體係的製約,因此張海並不反對下麵的隊伍有不違反原則的自主權。不過這樣重大的事情隊伍還是要通過實際派人的奏報進行請示的。通過水路和及控製區內相關道路上的快馬,從兩廣至長江流域一帶的傳信和回信也不過半個月左右的時間。
王光並不了解現在隊伍裏的軍備生產情況乃至所需,不過做為幾個主力旅旅長之一的石壘還是大致略知一二的。
隊伍自從去年以來就把燧發排槍做為了火器的生產重點,同時為了對抗騎兵突擊威脅和對抗一些防禦並不是很強但人員很精銳的壘寨,在炮兵上更注重在重霰彈炮上挖掘潛力。連裝火箭發射箱雖然火力密度也很大,但總是存在平地發射破甲威力不大,精度不高,容易受風雨影響等問題,相比在炮兵上挖掘潛力並沒有成為隊伍上開發戰鬥力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