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逆流而上(1 / 3)

新朝三年舊曆四月初三,張海所率領的船隊在彭澤一帶的江麵上取得了迎戰湖廣水師的大勝後,除第二旅南下江西會在之後會同南下部隊進攻湘東以外,主力依然逆流而上,僅僅三天的時間就逼近到了湖廣的首府也是重鎮武昌府。

洞庭一帶的湖廣四川等地軍隊的殘餘力量甚至在來不及順流而下增援的情況下武昌就被張海所率領的近衛部隊以猛烈的火力攻陷了。

江西境內的水上決戰重創了湖廣方向上殘明主力的力量。整個武昌府留守的堪戰兵力不過一萬左右。對付尋常軍隊的攻城或許沒問題,不過對於張海所率領的近衛部隊主力,城頭上射來的絕大部分箭彈都無法對全身板甲的近衛部隊構成有效的威脅。唯一能夠構成威脅的大小炮兵和投石機又遭到了擁有全旅群四十多門身管炮及二十多門銅鼎炮猛烈的火力壓製。在僅僅付出了兩人因頭部中彈而負傷,一人摔傷,幾乎沒有一個人陣亡的情況下利用船戰時梯板的戰士們殺傷了幾百名進攻突破地段附近的敵人攻上了武昌城頭。

近衛旅及張海所率領的近衛營不論從火力還是官兵素養都要比南下作戰的第三旅或第四旅強出不少,特別是防護水平也要強出很多。

打算沿城頭進行攻的敵人在近衛步兵營及親衛連密集的精製燧發排槍連綿不斷的火力射擊下又是幾乎沒有造成登城部隊一名精兵犧牲的情況下就死傷數百人。

一邊倒的戰鬥還有不斷在城頭上展開的火炮讓城上的敵人完全喪失了依托城門樓進行頑抗的決心。

整個擁有十六裏城頭的武昌府城就這樣在攻城的部隊沒有一個人戰死,僅僅付出了數人負傷的情況下就被占領了。

直到張海親自率領的隊伍占領武昌城後的第三天,洞庭湖嶽州一帶聚集起來的殘明力量才得到消息。從江西的水戰中死裏逃生的人朱燮元,周遇吉等人也才回到隊伍。

“將隊伍散開到各地以及湖邊去吧!”並不僅僅是朱燮元,經過這一戰,就連周遇吉等人也喪失了繼續對抗張家新軍主力部隊的決心。

在江西一帶的水戰中隊伍可以說是籌備了很久,想盡了一切手段,可還是這樣在沒有給對方造成嚴重損失的情況下,十倍於敵又居於上遊的水軍灰飛煙滅。而且對方還不是使用什麼水火巧計,而是在正麵的硬碰硬戰鬥中依靠那令人無可奈何的防護裝具,難以想象的猛烈火力,還有堅韌的實戰發揮在追船的交戰中取得了勝利。

冷靜下來的周遇吉已經十分清醒的意識到了如今的局麵:殘明政權如今所謂的“大半個天下”“有利的局麵”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隻不過是張海等人的主力部隊規模並不大,還要對今後的作戰有更大的準備才沒有去席卷全國。而事實上,除了東虜的勢力還讓張海等人有所顧及外,整個天下早已是新朝政權的囊腫之物,自己現在唯一能作的不是招集殘兵敗將去往張海等人率領的主力部隊的槍口上撞。而是要分散為營甚至營以下的隊為單位在各個縣城乃至鄉村裏召集力量同這些人用於控製地方的輔兵做鬥爭。

可這種形態的作戰需要合格的領導與有凝聚力的隊伍,如今整個西南乃至湖廣之地又有多少隊伍符合這種要求呢?

“難道襄陽我們不守了?長沙我們不救了?”朱燮元還是有些不甘心。原本信心十足的他想不到規模龐大準備這麼充分的水上力量就如此的失敗了。

“現在整個湖廣能夠真心實意對抗張賊的貼心營頭總共還有多少人?”周遇吉問道

回到營中的這幾天來朱燮元還是通過接見不少人稍稍屢順了殘餘的力量:“嶽州及洞艇的水麵上頂多一千,長沙那裏定多三百。在加上常德府乃至你我身邊的人,恐怕隻有兩千人左右是能跟著我們一起在鄉野之間抗敵的。”

“兩千人如果集中起來,足夠對付那些橫行鄉裏的張賊輔兵乃至所謂的公安營了。何況他們的倒行逆施導致在不少地方都並不得人心。我們在鄉野之地很容易得到各地與張賊有血海深仇的那些義士們的幫忙!”周遇吉安慰著說道。

就這樣,駐紮在嶽州一帶的大軍並沒有順流而下去迎敵觸碰沿江而上一路攻掠的張海等人,而是籌備和整理著可用於攜帶的金銀乃至還算精良些的鎧甲兵器船隻準備在沿洞庭湖乃至長江一帶同可能進占湖廣的賊人進行遊擊與襲擾作戰。

不過洞庭一帶的殘敵沒有想到張海率領的新軍主力旅隊伍對他們根本不屑一顧,攻占武昌之後隻讓公安軍野戰步兵旅及各獨立營繼續逆江展開進軍。主力自武昌出發沿漢水逆江而上直攻襄陽。

同對新軍主力部隊多有所顧及的關內絕大部分殘明力量不同,通過京師一帶的交戰關寧軍雖然也開始對張海等人的武裝力量刮目相看,卻也不認為那是什麼在野戰中絕不可敵的力量。畢竟在關寧軍從殘明那裏的情報中得知,即便是在今天,張海等人所擁有的全部堪戰主力也不過是六到八個主力旅三四萬人而已。整個關寧軍加上山西尤世兄弟等人的隊伍都已經有二十萬左右實打實的人馬了。在進攻中,說不定僅僅是各總兵各營家丁的兵力就超過進攻之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