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敵人有撤退的打算,就是親衛連的一些人也有些著急起來,難道就放任這些後金軍隊離開?當然,人近一百,各種各樣的意見和猜測也有。
也有的戰士認為:對方這個時候突然說要離開,很可能是吃準了新軍精銳想要拖住敵人的決心,想玩心理戰術迫使新軍主力部隊離開或者搶先發動攻擊。
從白天雙方的力量對比來看,如果親衛連在夜間同數量多達自身幾百倍兵力的騎兵展開混戰,那是說什麼也難有勝算的。後金的作戰目的很可能就能達到。
“大家過來大致估算下,如果我們親衛連把這近一千多支五管燧發排槍送到炮團中幾百名最精幹的戰士手中,再加上整個炮團一起作戰,有沒有戰勝敵人的把握?”張義問道。雖然沒有多高的指揮悟性,不過跟隨張海不少時日的少年們大多也能通過一些比較量化和理性的思維來探討雙方力量對比。
“平地野戰,一門炮不過殺傷一百幾十騎而已。而五千多管槍在連續作戰中充起量也隻能殺傷幾千敵人。幾十部航空熱氣球是很大的加成,但即便這樣算,我們也隻是有在白天以防守的姿態對付敵軍三旗主力的能力。如果夜戰,還要進攻,那風險太大了。不是所有的戰士都有親衛連那樣的鎧甲。”這是親衛連不少戰士通過理性的推演得出的比較明確的結論。畢竟在夜間,燧發排槍的開火也會暴露目標,而敵人的弓箭卻不會。
張義邊休息邊思索,最終還是同不少戰士一樣,最終想出了一些門道:“後金軍隊之所以這樣難纏,那是因為通過數年來同明軍的作戰繳獲,還有同自身的積累擁有了不少的馬匹,是一支全騎兵化的軍隊,可以說在這方麵已經完全不遜色於那些遊牧民族了。而如果沒有了這些馬匹,或者這些馬匹遭到重創,那麼就算敵軍最終逃散或逃亡,對於隊伍的麻煩也會大規模的減少了。”
想到這裏的時候,張義同不少的戰士們來大城垛前向外觀望。在白天的作戰中,張義等人並沒有暴露出多少炮火或重火力,不過城外後金軍隊還是很謹慎的把大營設置在城外距離,大概距離城西足有兩裏遠的地方。並且這兩裏還並不是迎風的地方。秋季的北方雖然風向不定,但不是東北風就是東南風,而東風的情況很少。在加上張義等人所率領的隊伍控製麵積並不大,想要以熱氣球直接從城頭上飄到對方上空執行作戰任務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很顯然:在經曆了不少教訓之後敵人對於這種航空熱氣球的威脅與局限也大致有所了解了。
“如果在入夜前後能夠大致的確定敵人的馬群還在原來的地方,而沒有大規模的集結與撤退。就可以由認真人員引導城頭上的炮火進行轟擊,三分鍾之內我們的戰士可以對兩裏外的目標打出多少枚威力比較強勁的六兩鉛彈?”張義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