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城外敵軍全麵進攻準備的展開,在新朝三年西曆一六二五年舊曆八月二十六日的午後就開始了。
火炮等大件裝備其實就隱藏在遼陽城西堡壘翁城的城頭上,而彈藥和火藥為了避免意外則在甕城中央。為了在盡可能隱蔽的情況下把數十噸彈藥運上城頭部署到位,張義等遼陽城西堡壘處的戰士們頗花了不少精力。而且在戰前的時候其實就用了不少心思,包括偽裝城磚石堡壘的紙皮等等。
通過望遠鏡的觀察,代善等人也發現了對麵的城頭上一些奇怪的異動,不過從數倍率的望遠鏡中隻看到城上的那些人們似乎在用磚石重新填補著垛口並構築堡壘。當然這也引起了後金軍隊中的不少憂慮。
“看來敵人是猜測到我們可能的攻城行動了,這似乎說明這城中還是有一些多謀善斷的人。”奴爾哈赤不由的歎道。這似乎更明確了奴爾哈赤之前的判斷:留在遼陽城西堡壘的殘敵不是一股尋常的誘敵偏師,即便是誘敵的偏師,那也會是新軍主力一股十分重要的力量,要是能消滅它就足以可以讓這些強敵感到畏懼。
可就在申時還沒有結束,天色昏暗的跡象還沒有顯現的時候,剛剛完成好火力準備的張義等人就已經準備展開一次猛烈的火力準備,將聚集在城西兩三裏外的強敵徹底打垮。
完成了升空準備的兩部熱氣球逐漸在東北方向的勁風下從圍城內起飛並逐漸飄到了城外大概二百丈左右的高空中。這一次天上的熱氣球不是由那些臨時經過短期培訓的普通戰士駕禦,而是由原航空隊兩個大隊當中經驗最為豐富的小女孩用著最為精良的望遠鏡對遠處的敵軍執行偵察任務。為了更好的為炮團服務達到最大限度的偵察效能,在不攜帶航空火箭的情況下兩部熱氣球上一共攜帶了八個小女孩。其中四個用於偵察,兩個用於旗語傳信,兩個進行速寫速描並通過傳信工具和繩索向下傳信。
幾裏的距離並不算遙遠,加上秋季的北方多能見度良好的天氣,遠處後金三旗的大營清晰的呈現在孩子們的視野裏。遠望手直接拿著望遠鏡架雜速寫手的眼前,速寫手通過帶著掛勾和重物的硬紙板和細毛筆以最間潔的方式勾畫著對方人馬所在的區域,並在關鍵的距離上標注數字,並以最快的方式讓這些信息落在在城下戰士們的手中。
在紙糊的“城磚”掩護下,塗成和城牆差不多顏色的灰色如石頭一般的重炮早已紛紛在城頭上完成添裝之後架了起來。不過百米左右的西城頭上幾乎每隔兩三米就有一門重炮,這已經是火炮能夠有效運作的最密距離了,幾乎同軍艦差不多。
一直在用望遠鏡觀察城頭動向的正紅旗旗主代善手下的一名親兵忽然發現有哪裏不對,迅速來到代善的身前稟報道:“敵人城頭上的那些堡壘有些蹊蹺:城頭的堡壘我在沈陽城的時候也見過,怎麼這麼快的時間就建起了這麼多堡壘?而且看城頭上的人們在搬運那些巨石的時候很輕鬆的樣子。難道這些敵人都是大力士?怎麼一個人可以把那麼大的磚石抬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