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永久和平(1 / 2)

三娘子城是草原上少見的用青磚構築的城池,張海也不介意對這個地方用蒙古人常用稱呼的“三娘子城”而不是歸化。在臨近這座似乎是不遠的時候以磚石構築的城池的時候,草原上其他夯土構築的土城與堡壘也時不時的出現在負責遠處偵察的戰士們的望遠鏡中。

五代兩宋以來這一帶數百年間沒有被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染指過。但在更遠的秦漢時期,這確實防範北麵大青山一帶草原勢力的軍事重地。那一座座城堡似乎證明了早在遙遠的古典時代,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角逐。不過要更準確的說:實際上是北方少數民族在幾千年的較量中逐步對中原王朝占據上風的證明。唐朝,明朝,這些在對北方戰事上稍微好看或者說不那麼難看的王朝也從沒有再次把北部邊疆的界限轉移到這裏。

“這些曾經由漢人構築的堡壘就是證明,傳統王朝同北方少數民族的交鋒,還是我們華夏民族失敗了,大家說說看,為什麼回如此?”張海並不介意這樣坦然的對戰士們說到。

親衛連裏有不少是成分良好的貧民後代,但又其中比較性格叛逆的人:“因為華夏社會中的某些人沒有再視人民為兄弟,而是把士兵甚至親人做為自己魚肉的對象。”宋子悅對此並沒有多少疑問,有些感慨的說道。其實這當中的原因又哪裏僅僅有如此簡單。不過當張海等人所率領的隊伍來到這裏的似乎,絕大部分官兵都有這一種不言自明的自信:這一切都將是曆史了。因為古往今來的遊牧民族似乎從未像今天這樣衰敗過,而古往今來的從來沒有一支漢族王朝的軍隊能夠強悍到新軍主力部隊這種層次。如果說對後金的決戰還多少有那麼一絲懸念的話,如今對草原的決戰,隻要新朝主力自己不在後勤問題上犯過於嚴重的錯誤,那麼就似乎是沒有多少懸念的戰事了。

“隊伍可以展開比較長時間的休息,我們在明天無需急著趕路了。”張海傳令道。

在隊伍大休息的時候,一名親衛連的戰士忽然想起了什麼:“我聽師傅少時對我們講的未來故事中。那些後世先進神奇的大國進行各種重要的戰役或者軍事行動往往都有個什麼代號。而我們起事這麼久,進行的重要作戰也不少,卻似乎沒有那樣的行動代號。”

宋子悅笑道:“師傅似乎曾經早就說過,那是後世一種千裏通信手段為了防止泄露秘密所用的一種手段而已。在海內的征戰中,隊伍的規模並不大,我們的組織力和戰鬥力又很強,所以我需使用這種手段而已。”

張海仔細思索了很久:“我們推翻明王朝,甚至平定建州,從某種意義上都可以說是內戰。而這千裏草原用內戰的名義怎麼也說不過去。為了讓世人明白我們對外征戰的意義。我看有個作戰代號也無不可:解決草原的行動,就叫做‘永久和平’吧。從西周至今兩千多年時間的征戰,其實也應該有個了解了。如果我們能夠在這次作戰中徹底解決了草原問題,雖說通過西域一帶的影響和人員的自然流通在幾十年後也許還會有什麼邊患產生,但是到了那個時候,一切都不同了。即便我們的事業遭受挫折,即便華夏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而出現混亂,隻要我們真實的改善了人們對於不少事物的認知,那就再也沒有哪個遊牧部落能夠成為嚴重的邊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