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步戰的蒙古各部先鋒逼近到距離目標不過二三十步左右的距離的時候,即便沒有火光,月光下的人影也比較清晰的顯現出來:遠處的新軍主力部隊戰士們在這種情況下似乎依然在給燧發排槍填彈藥,這不由的讓進攻中的敵人欣慰:很顯然,沒有了早就填裝好的彈藥,那些人不過是尋常的火槍兵而已。明軍的火槍兵這些草原上的人也不是沒有見識過,就是其中最精銳的火器部隊至少也得五排連環釋放才能有一定的威力,也才能應付近戰。而這種單薄的單列縱隊不要說展開射擊的間隔時間太長,離近了根本應付不了大隊人馬的衝擊。
喊殺聲在距離獨立近衛營群不遠的地方此起彼伏的響了起來,衝過來的蒙古軍先鋒果真前排的戰士們陷入了近戰。
單薄的陣線在密集的敵軍進攻壓力之下隻能迅速的向後凹陷起來,進攻中的敵人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將要到來。
就在這時,忽然間敵群中接連的爆起了火光,數十名進攻中的敵人再次被從地麵上猛烈竄出的火苗吞噬。幾十堆火光帶給敵人的殺傷並不是致命的,可卻百在第一線交戰的敵群同戰士們準確的輝映了出來。
親衛連的一百名左右的官兵每人攜帶著十二隻左右兩公斤半重量的燧發排槍,加上鎧甲及近戰兵器的負重五十餘千克。這已經接近到了能夠有效機動的上限,不過這也給整個連隊帶來了充裕的火力。百人左右的小型連隊擁有的填裝好彈藥的精鋼槍管數量達到了六千左右,超過經過秋季加強過的步兵營群所有步兵攜帶的燧發排槍槍管。
在張海的安排下,做為預備隊的親衛連早就已經準備把火力在近距離上以最高的效率上發揮出來。
在擁有全麵的防護不懼敵人的刀矛情況下,親衛連的戰士們幾乎往往是在幾米的距離上以精製的燧發排槍抵著敵人的胸膛甚至頭部直接開火。短短不到一分種的時間內,逼近到近處的敵軍先鋒就在威勢巨大而猛烈的精製燧發排槍與前排各連戰士套管鋼矛的聯合攻擊下傷亡損失三千餘人,而獨立近衛營群前排的戰士們傷亡不到四十人左右,幾乎都是頭部被少數強悍的敵軍骨幹鈍擊所至的傷亡,而親衛連的戰士們幾乎沒有傷亡。
被壓縮到方圓不過八九十步的戰士們迅速展開了反擊,以猛烈的衝擊,肉搏加雜著逼近到肉搏距離上釋放的火槍掃蕩了各個方向上五十步距離以內來不及逃跑的敵人。這一輪反擊當中將負責下馬進攻的萬餘敵軍又殺傷了近半,連同之前的槍銃火力,累計給敵軍造成了多達八千人左右的傷亡乃至不遜於此數的馬匹損失。
就在這個時候,在炮兵們盡全力的努力下,輕型銅鼎炮幾乎是跟著反擊的部隊向前推進。當戰士們為了防止隊形過散在全隊擴散攻擊到方圓二百步左右停下腳步的時候,早已按照雙份裝藥標準填裝好的六門銅鼎炮一次開火就把六萬多枚輕霰彈打了出來。十二門加農青銅炮也在短短一分鍾時間包括第一輪填裝好彈藥的四輪開火內打出了四萬餘枚輕霰彈,密集的彈雨不僅徹底打垮了參加進攻的敵軍前鋒,也讓不少敵軍的後隊慌亂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