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戈壁尋敵(1 / 2)

返回的後勤隊伍不斷的將沒有消耗掉的給養交到剩下的人手中。當行進了大概五天時間,沙漠地帶的行軍將要結束的時候,原本做為最後一批返回的近衛一旅二營的戰士們的給養並沒有完全消耗掉,整個近衛旅四千餘名戰士在比原定計劃多了一千人左右的情況下就越過了大漠進入了荒漠戈壁。

相對平坦的荒漠戈壁雖然依然給人以荒涼和不安的感覺,路卻終究比沙漠容易行進的多。沙漠地帶完成每日二十公裏左右的直線行軍,差不多相當於平坦條件下日行四十裏以上的距離。

給養消耗了大部分,整個隊伍的負擔都不是很重的情況下,近衛旅群的官兵們終於可以利用馬力接生體力了。為了度過荒漠地帶整個旅的隊伍展開了最大限度的騎兵行軍,在兩晝夜之內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將近四百裏的馬上強行軍,才終於進入了歐亞大草原蒙古西北境內的邊緣。

不過在這荒涼的地方,深秋初冬的季節裏,即便是四千左右騎兵馬隊用於臨時補充的水草也讓隊伍花了不少的時間才找到。

“可以供應幾千軍隊臨時歇腳的地方在這蒙古草原的邊緣地帶其實也不難尋找。不過要說在這漠西一帶能夠長期供養一兩萬大軍的地方,那還要再向北。”跟隨隊伍的向導們說道。

時間越來越瀕隆冬季節,加上隊伍不斷的北進,寒冷以及給養的不斷減少重新讓戰士們變的心驚膽顫。好在水源的問題能夠解決後,整個隊伍的給養要比原定的一周左右長出不少,足夠使得隊伍有希望抵達依舊有著幾百裏路程的預定地域。

遊牧條件下草原上的放牧隨水草而居,整個漠西的草原遠遠比東部要貧瘠。能夠供養大軍的越東牧場更是在阿爾泰的少數地方才有。這使得整個近衛旅群雖然相比蒙古草原中東部的各路營群似乎看起來沒有友臨部隊的相互配合,而目標卻是相對明確的。

此時以皇太極為首的後金殘部三旗也已經逃亡到阿爾泰山以北的冬季牧場一帶。這裏遠遠比西域更為貧瘠,可如果新朝政權展開了對草原的有效掃蕩的情況下,各路對手也少。皇太極決定不在冬季危險的翻閱阿爾泰山不少地方的山口,因為那裏也極有可能是新軍主力部隊的目標。

對此,一些跟隨而來的喀爾喀部族並不以為意。從西北漢地到這一帶不止千裏的距離。這千裏的距離在如今的季節有過半的路程還是荒漠或者戈壁,即便南來的漢軍能夠通過種種辦法抵達這當年的漢武大軍都沒有到過的地方,那必然也是由東部而來。而且東部的確傳來了連營的新軍分成眾多路前來掃蕩的風聲。

“強敵所憑借的不過是強悍的鎧甲與火器。在領兵作戰上,那些人則是保守的,也沒有合格的騎兵馬隊,怎麼會冒險的孤軍從西部穿越大漠?這並不符合這股強敵自起事以來往往追求穩妥的行事風格。”杜度對這種擔憂卻有些不以為然,甚至覺得如果那樣,可能是隊伍一個良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