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漠北決戰(一)(1 / 2)

為了顯示誠意,後金殘部三旗並沒有直接提出拒絕參加針對追趕而來的強敵的進攻。而是張海等人率領大軍追來前就以似乎很認真的態度同漠西北的喀爾喀蒙古各部商討作戰的策略。蒙古各部不少強手的弓箭拋射能夠對傳統鎧甲的部隊形成不小的壓力,但嶽托和杜度等後金旗主告訴那些蒙古人:前來的追兵擁有輕便而堅固且全麵的鎧甲防護,尋常的箭支根本難以奈何那些人的鎧甲。

在新軍主力的追擊中,後金主力部隊利用最後的馬力放那些人的風箏,畢竟後金殘部的弓型更為優良。拋射出去的箭支對新軍主力部隊多少有些威懾力。而數量多達兩萬的漠西北喀爾喀各部武裝則集中兵力利用騎術優勢對追敵的側後展開衝擊,就算不能夠給予那些秒強敵嚴重殺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消滅追敵的馬匹,挫傷其士氣。

這個作戰方案似乎有著十分認真合理的態度,並沒有引起漠西北蒙古各部的猜忌。在不少人看來:有著至少七八倍兵力的優勢,後金軍隊中還有著不少的精兵,這些連車陣都沒有狂妄無比的漢軍就是再精銳,也完全可以有取勝的把握。

十一月下旬的阿爾泰山以北的大草原上已經開是降下了雪。在夏季曾經綠油油的草原變的枯黃而稀落。雙方的軍隊依然寧願讓不少馬匹因為疲勞而死亡,也不願意讓這些馬匹因為嚴寒而死亡。

經過一個白天的連續追擊行軍,張海等人所率領的近衛旅群似乎已經很疲憊了,不得不轉入休整。但是經過多天的追逐那些喀爾喀蒙古武裝們也明白,頂多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整。那些堅韌頑強的步兵就又會展開不遜色於馬匹的強行軍。

同樣疲憊不堪的後金與喀爾喀聯軍,不打算繼續比拚耐力了,而是準備趁著追敵似乎十分疲憊的狀態下展開一次決定性的進攻打垮對手。至少己方隻是馬力有些問題,而對手是人與馬都已處於十分疲憊的狀態下。

對新軍主力部隊的密集火力射界有所了解的後金軍隊也不敢逼近到百步左右的距離上放箭。而是幾乎在一百五十步到二百步左右強弓拋射的最遠距離以鬆散的遊騎拋射出強有力的箭支,在這樣的情況下,負責放箭的人隻能輪番到前排展開拋射。雖然因為箭雨的密度不夠,很容易躲避,加上精度本來就不怎麼樣,一萬三千多名後金殘兵累計射出的十五六萬支箭最終隻造成了近衛旅群不到百人左右的傷亡。這個效率已經是比三娘子城附近的蒙古人強出了很多。畢竟後金當中的精銳骨幹拋射出的戰箭在拋射末段至少有微弱的概率能夠穿破鋼甲造成殺傷,命中頭部即便打不穿盔甲也能造成不清的鈍傷。

意誌和自信遠遠超過尋常傳統軍隊的近衛旅群顯然也沒有因為這些騷擾性的箭雨而遭到什麼動搖。

寬達七八裏的戰場上,在後金騎射手構成的人牆幕掩護下,完成了集結的喀爾喀各部蒙古人以相對密集的騎兵隊型對近衛旅群的右翼展開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