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漠北決戰(二)(1 / 2)

雖然依靠猛烈的燧發槍火力乃至一萬兩千餘根早就填裝好彈藥的槍管,第一旅二營擊退了集結起來的喀爾喀爾部的進攻。不過有第一旅二營營長卻並沒有下令展開炮火或者在炮火的掩護下讓步兵以超輕臼銃進行反擊。

因為對手顯然並不止是喀爾喀諸部,還有裝備更為精良威脅也更大的後金各部。不能把事先準備好的全部火力都用在對付那些漠西北的蒙古人身上。

恰恰也正是因為如此,皇太極等人率領的後金三旗殘部才沒有決定迅速轉移兵力在近衛旅群右翼第一旅二營的方向上繼續選擇集中突破。

對峙的戰鬥中後金騎兵以十多萬支箭給近衛旅群造成了百餘人的傷亡,但自身也在整個近衛旅群的四十八門青銅炮的側射轟擊下被五百多發實心炮彈殺傷了近兩千人,疲憊和傷亡之下交戰的決心也有所下降,三旗旗主都沒有決心哪怕在對手的薄弱部位取得突破。

臨近冬季的時候夜幕降臨似乎也格外早,氣溫更為寒冷,如果不是因為事先準備好的內趁和護套,兵器與鎧甲都有可能給人帶來凍傷。近衛旅群也在臨近黑暗的時候盡可能的將隊伍收縮起來形成方圓二百步左右的一個圓陣。天寒地凍的情況下,臨時挖開的地坑中露出了穩定而似乎經久不衰的火光。掌握了巨量人物財的新軍主力部隊雖然給養所剩不多,但卻有足夠的條件在這黑夜以名貴的巨燭照亮陣外形成光亮輝映下的一道連綿兩裏左右的防線。

零星的遊敵企圖在夜間的時候前來試探或襲擾,或是破壞那些火燭坑,負責警戒的精確射手們在黑暗中對暴露在光亮之下的敵人展開了沉穩而準確的開火,先後打死打傷百人後再也沒有敵軍報有什麼幻想了。

光線之外暗處的敵人又挑選了一些精銳的射手,以草原上常用的輕箭跨越過一百五十到二百步左右的距離把箭支拋射入光線構成的戰士們的陣地之內。

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在連續的奔波之中疲憊不堪的戰士們對此置之不理。而敵軍其他方式的各種鼓噪,在數十米到百米之外也驚醒不了睡眠中的人們。麵對為了抵禦寒冷,厚重的毛皮睡袋外加身披鎧甲和內襯讓大部分進入夢鄉的戰士們甚至不會為敵人拋射而來的利箭所幹擾。

見到費盡全力拋射而出的箭支對新軍戰士們似乎沒有多大影響,在沉默了幾個小時之後皇太極終於決定派出使者做最後的努力,如果能爭取到一天的時間那當然是再好不過。追戰至此時,雙方的馬力幾乎已經發揮出了全部的潛力。明天就算是不讓馬匹攜帶任何負重,恐怕也趕不上步兵行軍的速度。而後金和蒙古各部中的不少人實際上都看的出來:這些強悍的強敵雖然也消耗了巨大的體力,但隻要經過一整夜良好的休整,他們極有可能依然保持之前那種匪夷所思的強行軍速度。

這些強敵不怕在接戰的時候疲憊不堪,因為他們就是躺在地上開火依然能夠發揮出強悍的實力。而做為傳統冷兵器部隊的後金等部卻知道如果在同那些強敵一樣的狀態下陷入交戰會是怎樣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