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精進槍械(三)(1 / 2)

在經過利用這種裝備的幾次試射才明白,不知道是陰差還是陽錯,這種二十斤左右的重型臼銃彈丸的初速和彈道性能同這種新式的前裝線膛槍十分接近。

幾名戰士忽然恍然大悟:“我用過這種炮銃|”

原來是海軍和炮兵單位入選的兩名戰仕,這兩名戰士平日裏也很少用這種不常用的裝備進行訓練,不過對這種初速二百大幾米每秒,又有一定風阻克服能力的小炮的特性還是有些熟悉的。

“你們再來試試看!注意這槍銃上的標尺,還有測距方麵的一些要領”張海對兩名戰士叮囑道。

戰士不用張海多說什麼就已經心領神會:這種線膛槍的特性很可能就是大致類似那種小炮一般。

戰士熟練的調整著目光的遠近“焦距”看清了目標在瞄準標尺上的大概大小,在合適的提前兩下接連不斷用三支填裝好彈藥的槍械展開了五組射擊。

兩個人在五組開火打出的十發子彈完全命中了八十步外的傳統步槍靶,沒有一發子彈脫靶。但知道了這些槍銃的成本之後,張海並不滿足這個並不尋常的成績。精幹的弓箭手或是鳥槍手同樣可以保證命中一百二十米上下那一平米左右的靶子,這根本沒有什麼了不起。

於是負責測試的戰士開始用線膛槍射擊八十步左右的“半身靶”,這半身靶的大小同現代步槍的靶子大小類似,僅僅隻有明軍傳統二五尺靶麵積的不足四分之一,方圓不過半米左右。

兩名戰士向著遠方的半身靶各打出了三發一共六發子彈,僅有三發子彈上靶,但是經過五輪累計各十五發子彈的試射,戰士們終於摸到了規律。在每次射擊中可以把三分之二以上的子彈打中八十步外的半身靶。

張海有些興奮,但並不著急,繼續讓戰士們向遠處八十步左右的頭靶目標進行試射。

這一次命中率一下降了不少,但是經過十組各三十發左右的試射,在測距與射擊領域基礎功底都十分紮實的戰士們還是在最後兩輪試射中做到了一半上下的命中率,又經過各五輪的打靶實測,最終的水平穩定在針對八十步左右的頭靶五成左右命中率的範圍上。這個精度,實際上相當於張海這樣舉世罕見的神射手用弓箭才能達到的精度。而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隨後,欣喜萬分的戰士們在張海的示意下又用著新式的線膛槍測試了攻擊二百米,三百米,乃至四百米距離上的目標,又各展開了三輪十五組,每組三發,總計四十五發子彈左右的試射,才將掌握這精製槍械的能力充分的戰線出來。在各輪最後兩組開火的成績中,二百米頭靶的命中率約為五分之一,三百米半身靶的命中率大概為四分之一左右,傳統二五尺靶基本能三百米能上靶,在四百米的距離上達到了傳統優秀射手精製滑膛槍在一百米左右的精度:射擊傳統的二五尺靶也有一半左右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