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等人跟隨負責運輸的“四十三團”在團部機構也攜帶有望遠鏡,從蘇北到山東距離運河沿線和官道比較遠的地方,就看到了不少從更遠的地方上遠遠向西南而去的逃難的人群,而且這些人群見到甚至風聞到輜重的大隊後就似乎如大隊的匪盜一樣離去,這出乎不少戰士們的意料。不過好在對於這種情況劉洪濤及張海等人倒是從一些情報線上的線報上了解當地的一些民情了。
“前不久北方各省不少地方叛亂起事,拉的都是當地的義務兵年輕人,卷進來的家庭幾乎過半於當地的人口。而在這之後不久就遇到這樣的天災,不少人都覺得這是天罰。新朝各團這麼規模浩大的行動,使當地的不少百姓都覺得我們這是要搞清鄉報複,畢竟前年的戡亂作戰時的血雨腥風還沒有讓人們忘記。”劉洪濤對身邊的不少戰士解釋道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遠處也有一群似是逃難的人群逼近了過來,人數大約千人上下的規模。雖然這當中有不少老弱,但青壯的比例似乎也過高了些,讓人看起來像是心懷不軌的人群。不過四十三團負責輜重運輸乃至護衛的人都沒有把這些放在眼裏。畢竟張海所在的這個運輸團所配備的護衛營,戰力標準足以壓倒近萬規模的騎兵或傳統水準的幾萬步兵了。
因此宋子悅隻派了一個班的人騎著整個團隊為數不多的馬匹趕過去詢問情況,負責領隊的親衛連戰士見到那群人中領頭的一名年輕人,覺得似乎有些眼熟,仔細觀察後忽然詢問道:“河外的星係最遠有多少,第幾個最亮?”
這當然是親衛連內部的一個暗語,而不是什麼常識性的問答,第一個問題是驗證哪個單位的密碼,第二個則是確認身份。那有些髒兮兮的年輕人回到:“七千九百二十三億六千二百五十四萬裏,第五個最亮。”
這是負責去的親衛連戰士才終於釋然:原來此人是張海身邊最近負責內情報的核心弟子之一,田賓。
“你不會直接動用我們隊伍裏的戰士去當托吧?”張海見到田賓帶著這麼多人來的時候也笑著問道。
“師傅說笑了,我們怎麼可能那麼動用隊伍內的人去做這些事情。這些人都是我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最終說動的。九成以上是貨真價實的百姓,而且來自整個山東不少地方。不過您也知道,能夠下定決心趕於前來的也都隻有這些年輕人了。”
“他們的身份可都能證明?不會一戶出多丁甚至雇傭多丁前來冒領吧?”張海問道。這次夏季非同尋常的救災供應盡管有這從內到外廣泛的明暗監督,可張海還是有些不太放心。論起怎樣吃“唐僧肉”這全世界最世俗的社會可從來不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謊報災情範圍幅度到假借丟失被搶再到小一點兒範圍內冒領或者故意虧稱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我們的人都實現調查過,並取了一些人的指紋。”田賓知道隊伍內的規矩,對張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