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肉食補充(1 / 2)

張海來到故鄉與眾民夫們一同進行重體力勞動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與此同時,遠在南方的船隊除了運來一船又一船用來采石和加工的鐵器和火藥乃至銀兩之外,還直接運來大量的雞、魚、鴨、豬等活物乃至油料和糖等調料,更多的是不少在普通民眾看起來十分高級的糕點。用於專門運輸這些可以攜載萬人左右的船隊一次也能將千餘噸非成品肉從南方運來。以保證在船隻的一個往返周期內供應上百萬勞動力每天七錢到一兩左右的成品肉。這離近現代那些發達富裕的列強軍隊的標準當然遠的很,但對於這時代正常薪資待遇比兩宋時期都大與下滑的普通勞動者來說卻是難以想象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從事重勞力的人們每天能吃上一兩錢死牲口肉那就算是官府或雇主中遇到大善人了。少數關係特別好的仆從長工倒也不是沒有擁有豐厚待遇的可能,但是這規模多達上百萬的人幾乎人人都能保證每天至少一頓飯有肉有油甚至有糖的葷食,而且看起來要持續至少也是十天半個月以上,並不是僅僅象征性的幾次,這就更加在整個北直隸的建設工地上引起了轟動。

每天一兩左右的高熱量葷食差不多隻有新軍主力部隊野戰食品標準的十五分之一,一百五十萬人一個月的用量也不過僅僅比三萬新軍主力部隊兩個月左右的戰備略多一些而已罷了。如果論成本,一個月內如此標準葷食也不過二十萬兩左右的事兒。

“這是我們主力部隊用於遠征時的戰備,難道今年深秋時節的對外攻略不打了?對日作戰是短縱深的交戰,那些特別的軍用食品用處或許不大,可是新建的遠征步兵旅的遠征呢?一個旅群長時間的跨海航行乃至在大陸上很可能的長途行軍作戰,那也不比主力部隊的需求少多少。”宋子悅雖然不是張海參謀或內情體係中的人,可是對這些事情多少是有些了解的,就提了出來。

張海沉默了片刻後說道:“今年夏天山東境內至北直隸複線石製道路工程的建造讓我明白了一個事情:在過去,我們的優勢是‘貴精而不貴多’,人才物力的要求極高,始終堅持精兵精物的原則。在特定的戰爭時期這當然帶給我們巨大的優勢和益處。可當我們擁有整個政權和天下之後要做某些比較大的事就不能完全依靠我們隊伍體係內的力量了。就說這從南方送來的大量火藥和工具,僅僅靠我們隊伍係統內部那規模有限的萬把相關能工巧匠是很難在短短一兩個月內供應數量多達幾十萬的鐵製工具還有這數以幾千噸計的火藥的。那是在後方負責的香兒還是眾弟子們動員了整個東南不少地方的力量才能做到。除了精度對戰力要求比較敏感的製式槍炮及質量對航行悠關的遠航船隻之外,用於爆破的尋常火藥及彈藥乃至需求量最為龐大的各種炮彈、後勤物資中價值最高的軍用食品等我們不可能隻靠隊伍內那還很有限的人力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