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在南京一帶的船隊於舊曆九月初起航,沿著大海上秋季還存在著的有利風向外加上人力螺旋槳動力在大海上的航行速度並不算低。不熟悉大海的官兵們在海上的時候似乎總有一種錯覺:船隊是否航行了太遠的距離以至於錯過了目標?尤其是中國與東瀛之間的航線並不好走,稍微不注意就容易誤入危險海域的情況下。
不過在天氣尚算晴好的情況下以望遠鏡能夠望見的旗號為整個船隊的遠航提供了必要的保證。從長江口到硫球北端的兩千裏海路上平均每隔四十裏左右就有一艘普通做為海船的航標船,以最簡單的方法確保了缺乏遠航經驗的船隊在直接航渡的時候不會出現意外。
這個簡單的方法也不是沒有代價,夏季以來已經有數艘並不算大的海船因為遭遇海上的風暴而沉沒了。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新準備的攻堅火炮乃至新步兵旅的編練一直到夏末秋初才有眉目,留給船隊在大海上安全航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到了深秋的時候,不僅僅是舟山以南的海麵上不再會以風平浪靜為主要天氣,就是日本附近的海域也不再會太平。因此為了節省時間並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危險新軍隻能選擇這個最簡單的直航模式。
“船隊要在奄美大島一帶停留麼?”周鬆問道。
一般情況下水師負責人周鬆擁有整個船隊的領導權和決策權,但是當劉洪濤這樣的人物率領新軍前三旅之一行動的時候,誰是整個船隊的統帥是不言自明的一件事。
“那裏的第八旅這個夏天以來可遇到過什麼危險或者難題?”劉洪濤問道。
“初夏的海戰中遇到了海上的風暴損失了不少船隻,還有些船失蹤了。不過整個水師隊伍還能滿足需求.”周鬆有些沉重的說道。
“初夏那一件事情已經調查的大致差不多了,師傅和我也都了解了,這不影響我們這一次的行動就好。如果沒有什麼意外,船隊可以在奄美大島以北海域直接與第八旅的主力及部署在那裏的水師彙合,直接北上登陸,這也是我們出發前的計劃。”劉洪濤說道。
規模龐大的船隊進入大海之後不到三天的航程,就到了要分道揚鑣的時候了。這次遠征美洲的新編步兵旅旅長正是兩次守衛北京之戰中表現都十分突出的弟子陳勇。陳勇有過陸上大規模作戰的經驗,但是率領新軍主力部隊出海卻還是第一次。雖然之前做足了功課,張海在陳勇臨別的時候也親自來送過,旗船上的劉洪濤與周鬆還是有些話想要叮囑。
“大海上遠航要隨時注意檢查給養的包裝,注意船上的衛生。並且要隨時注意避免黴變和火情隱患。如果給養消耗超過了四成還是沒有順利的抵達目的地,回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今年如果不成還可以放到明年,那樣我們說不定還更有與西洋人攤牌的把握。”周鬆叮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