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夜襲攤牌(三)(1 / 2)

舊曆九月初五黃昏入夜前從船上裝卸載到灘頭上的物資不僅僅包括不少的火炮還有必備的彈藥,還包括在如今看起來似乎已經不那麼十分先進的“當年功臣”:待發輕型臼銃。

當然也是比較新比較輕便的“一斤臼銃”,填裝好彈藥的輕型臼銃由炮兵部隊攜帶了三萬餘支。這些輕型火器威力同訓練水平剛剛合格的投石索手拋出的鉛彈差不多,僅僅剛剛能滿足對非板甲類目標有效減員殺傷。在如今,它相比燧發排槍和各種爆破臼炮彈和加農炮組成的火力來看似乎已經和當年的弓箭一樣落伍了。在軍內的作戰推演練習中劉洪濤以及辛春輝等人卻認為這種已經接近退出現役的裝備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有其價值。

臼炮發射的爆破彈藥以及加農炮發射的實心彈適合對付大集群目標,線膛槍適合對付依靠工事掩蔽的目標,而臼銃是應付近距離密集進攻的基本火器,在理想中完善的火力體係中還是缺少一種能夠精確拋射在近距離同超輕臼銃進行緊密直曲射協同的火力。過去曾經裝備過的臼銃就能發揮作用了。

為了能夠在不利於測距的夜間從後方提供更準確的支持火力。早在作戰前上岸的炮兵部隊就進行了各種準備。每個炮兵小組都在地上安裝了用於指示角度的木杆以輔助瞄準,幫助臼銃手在夜間也能夠精確的把鉛彈打到預定的方位,每一個小組都同前麵一個班的防線建立了固定的對應關係,經常各有一名觀察手負責聯絡。前線步兵班在早已對準好的圓筒視界內打開遮蔽的燈光,後方的臼銃手小組就會迅速把二十支填裝好彈藥的輕臼銃打出去進行固定的的火力支持。同時,各炮兵連還有專門的後勤人員掌握一定數量的臼銃用以運送到那些發出彈藥告急信號的臼銃陣地上。

當島津家集中兵力從灘頭陣地的右翼展開匍匐前進攻擊,並展開“匍匐人海”的時候,前線的槍銃手在對應防區內接近消耗光彈藥時就迅速聯絡後方的臼銃組展開火力。而槍銃手們就趁此機會開始填裝彈藥。

一時間,清脆的燧排槍槍銃聲和如同悶雷一般的臼銃群開火聲在夜間連綿不絕的響了起來,槍銃的火光成線成片的在黑夜裏不停閃爍著。

戰鬥時斷時續的隻持續了十五分鍾左右,被火力所組而聚集在登陸陣地右翼照明溝外臨近的敵人在兩萬多發六兩鉛彈和四千多發燧發排槍組成的聯合火力麵前傷亡多達兩千人左右。而且不論是這六兩鉛彈造成的鈍傷還是暴露出來的頭肩在近距離所遭受的槍傷,負傷性質往往都非常嚴重,到了迅速能使人減員的地步。

此時的戰況似乎已經很明了了:即便有少數在火力戰中滲透到新軍主力部隊戰壕內的敵人也往往造成不了隊伍多少傷亡就會被迅速的殺傷,而即便是匍匐前進也很難逾越那道由精確的槍銃和從天而降實時進行支持的鉛彈構成的聯合火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