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攻略展開(1 / 2)

當猛烈的炮擊震撼著整個鹿兒島城城頭的時候,島津忠恒乃至不少的家臣們就都已經清楚這看似周全的準備和看似堅固的城防已經支持不了多少時間了。

原本島津義弘當年反對在海邊修建城池的原因是擔心海上的炮火,可誰也沒有想到在一二百門上陸火炮的轟擊之下僅僅不過一頓飯的功夫就傳來了城破的消息。而那威力巨大的臼炮彈爆炸後產生如同流星一般碎石的轟擊下,就連島津忠恒身邊的親兵們也都出現了傷亡。

“來不及從城上走了,從地道撤吧!”一名心腹焦急的說道。

自己去挖用於逃跑的地道在中原來說實際上是很正常的表現,不過在這東瀛入夏以前的島津忠恒也是花費了很大決心才做出這個決定的。而如今,想要生存下去除了從地道逃跑似乎已經沒有別的什麼更穩妥的辦法了。

雲集於城內還沒有戰死或被臼炮彈的破片與實心彈的砸死的三萬餘名殘敵此時也在難以想象的威勢麵前崩潰了,放棄了鎧甲兵器的殘敵爭先恐後的向北麵逃去。

盡管身體素質上有著不小的優勢,不過劉洪濤還是知道身披重甲並攜帶了不少火器的第二旅重裝步兵在這樣的山嶽地帶要想追擊敵人的逃兵同樣困難,而且或多或少的會麵臨一定風險,就命令利用重新填裝好彈藥的三萬多支超輕臼銃乃至四十八門臼炮及幾十門加農炮累計向逃散的人群打出了八萬餘發六兩鉛彈又殺傷了四五千名沒有來的及逃跑的敵人。

當周鬆所率領的船隊重新逼近海灘的時候,登陸的第二旅部隊已經派出不少人在方圓兩裏之內的地方打掃戰場收集對手丟棄的物資還有己方在戰鬥中發射出去的各種彈藥了。日本南方的秋季雖然天氣不算炎熱,但數以萬計的屍體的處理終究是件麻煩的事情。

整個第二步兵旅大約五千人左右的兵力全部運送到了九州島上,再加上不少精確射手和特殊單位之類的加強力量和千餘名加強到登陸部隊中的炮兵馬力,在九州上岸的新軍兵力多達七千餘人。

在對日作戰攻略的計劃草案中:以一個經過加強的步兵旅群大約七千人登陸九州,以兩個經過加強的步兵旅群大概一萬五千人登陸江戶一帶,首先針對三百萬人口左右的地盤內的敵人進行掃蕩,吸引敵軍主力決戰,消滅敵有生力量。如果敵軍不敢進行大規模集結,則針對各個藩國展開逐一的掃蕩,徹底消滅以軍事為主體的半個日本左右的統治層。在新朝五年,經過第二期增兵,駐日兵力增加到六個旅群四至五萬左右的兵力之後展開針對整個日本的攻略行動。

張海根據國內在相對敵對地區的不少經曆還有後世的經驗:在不可能動員民眾至少是不可能征集到可靠偽軍的前提下,要想確保對農業社會的有效控製至少需要四百分之一的兵民比,比近現代百分之一的兵民比有所降低。也就是說不論基層隊伍的積極主動性乃至戰鬥力有多強,要控製一個大縣大概二十萬人口左右的地方至少也應該有一個五百人左右構架完整的營。套用日本侵華時期的依據:十萬日本治安部隊在鼎盛時期實際能夠有效確保控製的關內人口大概四五千萬左右。這樣的兵力對比就算沒有多少靠譜偽軍的協助或者說偽軍的作用不為負就不錯了,也能親自完成不少糧食的征集。近代的日本人在淪陷區的核心治安區也難以做到這一點,那是因為還有中國軍大股抵抗力量存在且難以消滅的緣故,而對於此時的整個日本列島來說看起來則並非沒有達成全麵控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