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九州浮財(1 / 2)

上岸後的第七步兵旅的三個步兵營展開了對周邊地區人煙富集地區的掃蕩,每個步兵營從炮兵係統抽出一些臼銃手後都擴充了一個新的步兵連,原有的步兵連也維持二百人四個步兵排的編製,並且每個營還攜帶有二百匹馱馬。

用於進攻掃蕩中的步兵營為了在山嶺森林地帶更有效的執行任務沒有攜帶除了信號聯絡彈藥外的任何火炮裝備,但每個步兵都攜帶四支四管燧發排槍全身鎧甲以及兩天內的水糧,分屬各連營的輜重隊則除了兩天給養外還攜帶了每個步兵連兩千餘支超輕臼銃。這樣的隊伍不論是後勤自持力還是攻堅能力在大陸上都是有所局限的,卻是掃蕩作戰中最能避免意外的一種火力配置。

在九月初六第二旅的部隊登陸之後整個薩摩藩方圓二百裏所轄六十餘萬石的領地在短短不過三天時間內就被進攻並分守各處的新軍主力部隊攻占了。以五十人左右的排戰鬥群為核心,四十八路新軍主力部隊在整個南九州形成了嚴密的控製網。據點和據點之間的距離不超過二十公裏,通常隻有十幾公裏。選擇合適的地形並利用望遠鏡可以在天氣晴好的時候隨時觀測到主要道路和居民點的情況,相互之間也可以隨時進行有效的增援。

麵對比近代抗戰中敵後地方武裝同日軍還要大的軍事戰力差距,要吃掉全副武裝的排戰鬥群規模的新軍主力部隊至少需要五六千以上的敵兵,攻堅中上萬人才有把握。而對方即便能夠集結上萬人,也難以短短一個晚上的時間解決掉一個新軍主力部隊形成設防的據點。尤其不少的火炮用於這些據點的加強之後。

第二旅在完成的“據點布控”之後又派出了專門的“調查隊”展開了針對九州民間的“調查”活動。

起初的時候“武裝調查隊”幾乎就是全副武裝的新軍步兵中隊,可是檢查了不少日本小鎮之後卻發現不論是城鎮還是鄉村很多地方都隻剩下行動力並不算強的老弱婦孺,稍微有行動力一些的男性顯然大多向北逃去了。

南九州一帶地方貧瘠民風強悍,但隊伍卻沒有像北征時政府征服後金那樣連老弱婦儒也要做為敵手加以清理。似乎不同於中原那些民風強悍之地,在封建化程度很高的南日本,再為民風強悍的地方,婦女和兒童也有一種獨特的服從與弱勢,因此隊伍在經曆了激烈的戰鬥之後在整個南九州就再也沒有遇到象樣的暴動或抵抗。

“我們展開進攻的時候南九州的秋收還沒有完成,繳獲囤積在各城和城堡裏的白銀糧食僅僅不過二十萬石而已,預計真正完成的時候我們收到四十萬石就算不錯了。不過根據我們最近審訊所進行的估計,島津家對於後路也早有準備。我們經過廣泛的考問搜索從鹿兒城的廢墟裏還有各城城堡中累計獲得的金銀通過總計大概二十五萬兩左右的樣子。”各營的消息彙總到旅軍管指揮機構統計上來的時候其實是讓不少人都有些吃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