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搶灘心腹(1 / 2)

列島心腹一帶的海域寬闊不少,周鬆所率領的船隊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像南九州那樣在選擇敵軍守備最強的地方登陸,為了試探這港灣沿岸一帶的水深船隊逼近到距離敵軍右岸並不算遠的地方展開航行。整個船隊邊緣的船隻大部分陸海官兵負責全力踏槳使船隻以很快的速度前進。而負責探測水深的人則用長達十米左右又細又長下麵吊著如斧頭般鉛塊兒的“分水刀錘”測量水身,並向半裏外的岸邊以裝藥不算多的炮彈展開了轟擊,以重炮彈在岸邊濺起的水柱評估岸邊的水深。

新軍主力部隊主要以小船登陸,並且安裝人力螺旋槳的小船速度也比低,這使得登陸場的選擇有了很大的靈活性。不少海船近不了岸的地方哪怕距離海岸百步遠左右的地方也可以靠岸了。

在這樣的要求之下,整個江戶附近海灘的左岸都成為隨時可以展開大規模登陸的地方。

周鬆見到遠處的敵人似乎反應過來,有集結起來逼近過來的跡象,就迅速命令船隊靠近港灣內西岸一處連綿一裏左右的海岸準備展開登陸作戰隊形。

有了人力螺旋槳還有操作簡便的硬帆為協助,船隊隊形的調整並沒有遇到多大困難就在港灣內的右岸選定的灘頭展開了登陸作戰。

同南九州的強行登岸攻堅不同,這時江戶附近的鄉間大規模的兵力還在集結整隊的狀態,暫時沒有逼近過來,就是海上那些大規模的船隊主力距離新軍船隊也還有著至少十裏左右的距離。

船隊靠岸登陸的命令傳達下來之後,第七旅和第八旅先鋒部隊的戰士們爭分奪秒的把小船放了下來並利用小船展開了敵前登陸。

同南九州一代首先登陸的部隊一樣,這一次上岸的人員也是以步兵做為主體。而且考慮到應對更大規模的敵兵風險參加登陸的戰士多達兩千人,每個加強營的兵力都達到了四個連,而每個連的兵力都達到二百四十多人,這兩千人分乘一百五十艘小船以最快的速度向岸邊行駛去。

分乘一百五十餘艘小船在一裏左右寬闊海灘上登陸的戰士們沒有麵對灘頭完善的工事,也沒有麵對遠處的敵兵在灘頭上的頑抗。在幾乎沒有遭到什麼抵抗甚至連騷擾性的箭羽都沒有的情況下向著僅僅隻能見到遠處鄉村間稻田與民房的平靜海灘行去。

會不會那岸上早有埋伏?當小船隊上岸的時候就會麵臨猛烈的爆炸和漫天的彈雨?這個念頭在做為先頭登陸的第七旅旅長王永的心中僅僅是稍稍閃念就消失了。因為這登陸場的選擇是隨機的,要是像用炸藥和彈丸在整個海灣的左岸都部署嚴密的火力防禦,即便是以新朝的資源都不好說要準備多長時間才能湊齊。

登陸的步兵們就這樣在岸邊幾乎沒有多少抵抗的情況下十分順利的上岸了,不遠的灘頭閃現出不少的敵影與旗幟,可那規模並不算大的敵兵顯然還不敢靠近。而船隊的隊伍花費了十幾分鍾的完成登岸的時候,遠處的敵船依然在六七裏左右的距離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