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霰彈海戰(1 / 2)

兩裏距離上的炮火乃至帶來的威脅對逼近過來的敵船僅僅是伴隨點點白煙帶來的零星殺傷而已,而當雙方的距離逼近到一裏左右的時候,隨著整個新軍先遣船隊新一輪的火力轟擊而來的卻是如同冰雹一般的彈雨。

六兩級的重鉛彈以中型火炮發射的威力超過拿戰時代的不少葡萄彈,但能不能打穿船板周鬆並沒有絕對的把握,這隻是一個試探而已。

不過一百五十餘門中型長炮以雙份彈藥展開的霰彈火力的前三輪開火就打出了兩萬四千餘發重霰彈,徹底覆蓋了連綿一裏距離上的整個敵船隊。四十餘敵敵船上的四千名敵兵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都在這一輪的射擊中遭到了殺傷,處於前排的所有敵船都被打的千創百孔。

這列島心腹一帶港灣內的敵人似乎沒有南九州海戰中那些敵人的強悍。在遭到了猛烈的火力打擊之後整個暴露在前排的敵船都開始或停滯下來或向兩翼逃去。

冒著炸膛和有效壽命受損的代價,一百五十門長炮構成的火力網陡然遏止了敵船的進攻。後續的敵船似乎繼續打算升帆並在外圍展開更寬廣的隊形對新軍主力部隊船隻展開進攻。不過敵船在累計四五分鍾時間裏的多次衝擊都被猛烈的重霰彈所打退。

以望遠鏡在遠處觀戰的德川家光終於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那些海上前來的強敵雖然兵力並不算多,但在灘頭卻有可能免不了一翻惡戰。”

不過水戰中雖然麵臨種種無奈,但在陸地上,德川家光卻是有信心解決這並不算多的幾千敵眾的人。就是港灣外後續的來援之敵也上岸憑借絕對的兵力優勢也不是沒有取勝的可能。在這江戶附近一帶都是根本沒有多少地理障礙的旗本知行地,人口三四百萬之眾,在一天的時間內就可以動員超過十五萬的大軍隨時參與決戰,而這還不計算從幕府的代管地中源源不斷的增援兵力。關東一帶的民風及戰力雖然敢不上南九州,確比關西大部分地方強上不少。除了種種偶然因素和朝鮮之役的消耗外,這也是關東最終成為列島的心腹並主導全國的原因之一。

在付出了六七千人的傷亡之後,江戶以南港灣雲集的數百艘海船乃至數萬海麵上的兵力就再也不敢向前了。除了組織力和戰備遠不如南九州以外,也在於幕府下的眾家將對於在陸地上消滅這股上岸的敵人還是有把握的。

可此時的周鬆卻並不願意在海麵上留下規模龐大的敵船隊成為不確定性的因素,在敵船衝擊未果打算撤退的時候迅速從旗船下達了按照預定的第三套方案反擊的命令。

雖然此時新軍先遣水師因為人手的減少機動力不如以前,但還是趁敵在炮擊中陷入混亂的機會盡可能的拉長了陣線,在兩裏左右的距離上向規模龐大的敵船群逼近。

“有戰鬥就會有傷亡!一個人的死傷至少能換數十近百個敵人那也值了!”各船船長們向炮手們鼓舞著信心,但同時也叮囑戰士們在炮聲響起來的時候除了臼炮手外的大部分人要注意有效的掩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