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城前的規模不算小的廣場上,閱兵的隊伍遠遠沒有儀仗隊那樣嚴格整齊。畢竟這些新兵折算起來用於隊列的訓練不過百餘個小時而已。但恰恰是因為沒有那樣嚴格的隊列訓練,整體齊步走和分裂式的時候反而保持著一種自然。隊列隻能證明隊伍裏沒有空餉,當然不能說明什麼。
張海隨機從閱兵隊伍中抽取的十名戰士在靶場上進行著射擊測試,為了不浪費彈藥。在了解了隊伍的日常訓練絕大部分戰士都能夠做到有效命中百米固定靶後。張海開始讓這些士兵們用燧發槍銃去射擊從五十米到一百米不固定距離上的隱顯目標,每個目標出現的時間不過兩三秒種而已,如果不是滑膛槍很難滿足一百米的精確射擊也打不了環數和頭靶,這些要求在其他方麵甚至比後世的自動步槍應用射擊訓練還要嚴格了。
按張海的經驗,在這種要求下能有十個人累積一百發十幾中,大概八九中一的命中率就算不錯了,卻沒有想到這些僅僅訓練兩個月的新兵居然普遍都能夠達到八成以上的命中率,一百發的總命中九十二次。這幾乎相當於新軍其他主力部隊經過一兩年後的訓練成績了。
宋子悅見到張海有些疑惑,沒有顧忌的主動講出了因由:“我從柳香那裏聽聞師傅的孩子都在玩火槍的消息後,就同近衛部隊的幾名同窗琢磨出了這一套低裝藥的射擊訓練的方法。以往我們進行射擊訓練,最大的顧慮就是槍管壽命的磨損。一管燧發槍管的成本在如今因為工匠們的熟練雖然下降到二兩銀子左右,但壽命卻還是因為重量做出了不少犧牲,隻有三五百發。實際上僅僅二百發之後就會大幅度影響壽命了。其他用於輔助的火繩槍重量冗餘雖大,壽命方麵卻並不好多少,我們打出一發子彈往往要付出折合十幾文錢的成本。但是如果減少裝藥量為原來的二十分之一,或者使用製作標準不是很優良的火藥,就能把槍管壽命提高為原來的十倍不止,以一支槍管為代價,新兵們在這兩個月來就進行了三千多次實彈射擊訓練及上百小時的輔助訓練。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有效的講解實彈射擊時的距離差別和短標尺的使用,就取得了十分良好的訓練效果。”
張海仔細回憶思索了片刻,有些疑問的回道:“這也不對,即便是幾千發實彈的訓練也並不足以在短時間內達到這麼高的合格率。”有過實兵訓練的張海清楚:舊時的百姓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說肺結核與輕微性質的皮膚病,就是有眼病的人在年輕人中也不少見。體格合格的兵源往往也會有一些這方麵不合格的兵源隻能選為做輔助部隊和後勤兵。而這此自己從隊伍挑選出了十個人可沒有區分步兵營或炮兵營。
“各地的公安軍隊伍經過整頓之後,再加上這半年以來的時間天帝之使的實證傳遍了全國,我們的選兵征兵工作進行的也十分成功。再加上我們放寬了征兵年齡標準,十四到十九歲之間的少年都可以入伍,這就讓我們有了在適齡人群中有了百裏挑一的把握。適齡人群百裏挑一的標準下,不僅成員的身體都很健康突出,而且在射擊天賦、心理素養等各方麵也都進行了符合挑選。”宋子悅少見的認真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