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征朝之議(二)(1 / 2)

楊波對於征朝攻略本身並沒有多少意見,這幾個月來第六旅的官兵也一支沒有放鬆戰備。隻是楊波也擔心如果第六旅離開南京城,南京城內的新軍主力部隊就隻剩下近衛部隊以及新組建的第十旅群,全國多數的新軍主力部隊都要遠征海外了,還將是十個步兵旅八個在海外的局麵。

起初的時候張海對這種局麵也有些擔心,但是在這幾個月以來的明查暗訪中了解到了如今南京城市民戰備、人心、國庫財儲後的不少事情後覺得這並不是不可承擔的風險。

“征日作戰好歹有個消滅日本武士階層,消除亞洲戰爭策源地,為日本善良民眾伸張正義之類的名頭。這征朝作戰難道就這麼毫無征兆的出兵開戰?”柳香在放下有關國庫的事情專心放在兵工部方麵的事情後,閑暇的時候也多了很多。但在張海的要求與默許下也並不忌諱在平常的時候談論國事。

雖然柳香算不上什麼書香門弟出身,但是身在傳統中國的環境裏也多多少少讀過一些書的情況下,對於這種赤裸裸、毫無理由、完全出於利益考慮的對外作戰行動還是有些轉不過彎來。而且也擔心這種“缺乏道義”的戰爭對於士兵及國民本身的影響。

張海卻並不以為意的說道:“想開戰,理由當然不會缺乏。須知自衛滿朝鮮甚至更早的時代,朝鮮北部就算是在中原諸多政權的勢力範圍之內。更不要說自漢武時代的數百年時間裏包括如今朝鮮京畿道江原道大部本就是直接屬於中國勢力範圍內領域。是靠了晉後數百間中原動蕩的混亂曆史,這些地方才終究脫離了中央王朝的管轄。隻要我們提出清算曆史上的要求,那就意味著朝鮮政權幾乎要全部放棄現今的三大古都,這個條件他們一定不會答應。就是答應,也不可能在十天之內討論出結果並落實下去,這樣我們攻占整個朝鮮的核心地帶也就有了理由.”

其實張海想說的不是“十天之內”,而是在襲占朝鮮中央王朝之後給“你們兩個小時的考慮時間,兩個小時之後我們立即開戰”,哪怕不如珍珠港或巴巴羅薩那樣也差不太多。

但考慮到這時候的實際通訊條件,這樣做寫在史書中確實顯得有些不好看,也有些蠻橫無理才最終改成十天。也就是哪怕隻有晝夜二百裏水平的驛馬向各地也能達成往返傳信的時間。

經過出征前最後的討論,進攻朝鮮的大致方略張海也同楊波最終確定了下來,出征的日期,是誰也難以想象的臘月初一。

從黃海一帶由海路征戰朝鮮,冬季實際上是個最不好的季節。當寒潮襲來時,春夏季節看似平靜的淺海海麵上會掀起不遜色於南方乃至大洋深處的巨浪,雖然無法堪比海上的風暴,也足以讓海上的絕大部分漁民乃至尋常的商船望之生畏。就算是對於新軍主力部隊的船隊也將是巨大的考驗。

而且黃海一帶在冬季的時候臨近北麵的海冰,這些海冰雖然比不了傳說中極北之地海域裏的冰山,卻也對船隻的航行帶來不少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