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火炮,也沒有猛烈的火力拋射準備。在最短的時間內集結起來的三百餘新軍主力部隊在攜帶勾索和雲梯的簡單勤務部隊抵達後,就在重新填裝好彈藥的直掩下展開了攻城戰鬥。
城頭之上的守軍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守戰準備,當發現情況有些不對後就把準備好的火罐灰瓶等在暗夜中向下扔了下去。也不管湧上前來的人群到底是自己的潰兵還是前來進攻的敵人。
可在最多不過十幾米的距離上,就算普通的燧發排槍遠遠沒有線膛槍和那種特製子彈在精確射手操作下的精度,也可以準確的壓製任何露出城頭甚至打算伸出手的守軍了。
孫宏亮率領的先鋒戰士將二十多個爆破杆在預定展開進攻的城頭上引爆後,就在也沒有敵人敢於憑借著城垛頑抗了。
夜幕和火器的掩護下,身披重甲的先鋒戰士很輕易的就攻上了城頭並控製了城牆。並沒有見到守敵軍準備好多少投石機或者拋石雷一類比較有威脅的守城兵器對進攻處的戰士們展開進攻。
不過,在沒有炮火的掩護下依靠輕兵強攻城頭還是讓進攻的新軍第二營群的戰士們多少付出了一定的傷亡。還是有十二名戰士在攻城的時候或是跌落城頭或是被敵人的守城器具殺傷,又或是傷亡於掩護火力的誤傷。不過當近三十名集中攜帶火器的戰士最終在城頭立足的時候,缺口就被打破了。
隨著上城戰士們沿城牆向兩段的進攻,後續的戰士們也源源不斷的攻上了城牆,城頭上的守敵也不斷向後退卻。
直到攻城的三百多名官兵再次消耗了七千餘支填裝好彈藥的超輕臼銃和燧發排槍,城頭上的敵軍又集中的退入兩處城們樓穩住了陣腳之後才勉強的在傷亡兩千餘後在城頭上形成了對峙。
就這樣,從城內的敵軍展開反撲,僅僅不到半個時辰的激戰戰局就急轉直下。
新軍主力部隊顯現出的真實戰鬥力大大的震懾了一直在觀戰的平壤府守將,也震懾了朝鮮軍內的不少人。沒有人想到僅僅兵力這樣少的強敵就爆發出了這樣的戰鬥力與火力。
“城頭已破,現在已經沒有別的辦法。趁強敵的兵力不足,攻入城頭後應該沒有足夠的兵力再防守各處城門!撤退吧!”守城的武將向負責此地的文臣懇求道。
那名文臣也知道這守將還算厚道,沒有私自逃跑和潰逃。但事到如今,也沒有更好的選擇,而且進攻的強敵似乎缺乏最基本的兵力,當主力攻上城頭之後從城門撤退也似乎應該是可行的。
在大部隊於城頭上對峙的時候,做為預備隊的五千精幹主力迅速打開了其他方向上的兩處城門,繩索與城門並用的以最快的速度向外逃去。
可卻不知怎麼的:打算棄城而逃的敵軍剛剛出城就遭到了猛烈火力的阻擊:在不到一裏的距離上似乎至少有上百名強敵射來的火力,而且臨近的地方也出現了增援而來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