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朝五年春節來臨的時候張海在忙碌了一陣後重新開始輕鬆起來,沒有忘記給剛剛有記憶的小慧蘭以真正節日的感覺。張海身邊的小女孩們任務也減輕了不少,至少沒有過去征戰時代在負擔奏報處理的情況下還要抽出人手去航空隊出勤了。隨著年齡的成長還有在張海身邊交流與工作時間的增加。一百餘個孩子每天隻需要花上兩個時辰基本上就可以處理數千件奏報的同時還進行針對以往資料的一些彙總工作。
過去的時候張海身邊的孩子們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是學習,不過經過四年左右的光陰後識字算數還有處理奏報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已經不再成為問題了。
張海也沒有再給那些孩子們安排更繁重的工作,而是讓這些孩子真正找回了自己的童年。平日裏也同不滿三歲的小慧蘭一起玩,並且並不畏懼讓這些孩子們在過年的時候放真正意義上的“銃炮”甚至操作黑火藥放“拋石雷”“真火箭”對於這些特別的孩子們來說,這時代尋常意義上的鞭炮已經不能滿足這些孩子們的好奇心了。
此時代的大人們在過年的時候往往為迎來送往或者有關年關的時期忙碌,而在這個史上少見的君王之家,到有了小康小門小戶所獨有的一種輕鬆氛圍。就像舊時孩子們眼中的春節一樣。
不過,在這樣的日子裏張海與家人還有孩子們的閑聊中也並不避諱談及工作上的一些國家大事。
“聽最近的奏報說列島北部和朝鮮南部在年前經過一係列清剿之後離徹底消停也不遠了?”張海閑時與李千蘭等孩子隨意的聊到。
“過個好春節恐怕做不到,但在戰地過個相對安穩的十五卻應該沒問題的了,隻是我擔心那些人不在能夠做到像以前那樣的表現了。”李千蘭有些憂慮的回道。坎坷的經曆與四年來的學習及處理奏報中的見聞,還有戰場上的經曆,已經讓剛滿十一歲的小女孩心理遠比同年齡的孩子成熟了很多。
張海的心也有些沉重,但思索片刻後還是安慰道:“好在海內的仗和海外的仗差不多要打完了。如今的新朝也有了足夠的基礎。即便沒有過去水準的強軍應該也無大礙的。還是要依托整個社會基礎的變革才能獲得真正而可靠的力量.”
張海忽然還想起秋末的時候出發駛向大洋的新編第九旅:“如果沒有什麼意外話,第九旅的船隊應該臨近西大陸了吧?”
經過大航海時代一百幾十年的開拓和發展,北半球的海域與大陸已經不像麥哲倫或哥倫布時代那樣陌生,至明末移居中美洲的華人都已經有可觀的數量了。在擁有熟悉的航線並且也熟悉洋流,再加上新軍船隊普遍擁有幫助航速的人力螺旋槳動力,出發後三個月的時間按照順利的情況已經應該接近美洲西海岸了。不過冬季的北線大洋上,不可預知的危險可太多了。雖然順風順洋流而且船艙內儲藏的給養也不容易黴爛,卻要麵臨冰山、長途海上風浪風險的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