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金膽鐵球(1 / 2)

一斤左右的金膽鐵球對於尋常武人來說似乎十分順手,不過在張海的手中還是顯得有些輕了。

這金屬球雖然說外形風阻與重量的比重較手榴彈更容易投遠,也比尋常的輕標槍利於上勁兒,沒有多少相關訓練的這時代中等尋常人也隻能把這樣的金屬球投出二三十米遠的距離。不過經過刻苦訓練之後就能提高到五六十米的距離,這是一般嚴格進行相關訓練的戰兵可能達到的水平。技巧與力量天賦十分突出的人則能把這樣的金屬仍到接近九十米遠的距離。出手速度則達到三十米。

這每秒三十米左右的出手速度則是人體的一個極限,即便是張海也難以輕易超越多少,而張海的氣力則至少五六倍於常人。這樣算下來就至少需要兩倍重量大概兩斤左右的金膽鐵球才能較為趁手了。

新朝中央兵工場就位於皇城之內,除了負責新軍主力部隊日常所需的銃炮彈藥鎧甲以外也生產一些特殊的彈藥。其中就有一種輕炮所特殊配備的炮鐵金彈。這雖然不是廣泛裝備的服役裝備卻也是一種測試被選中的兵器。

因此當張海提出新的要求的時候柳香所負責的兵工場請專門的師傅開始在當天傍晚就加班試製起來。張海見那精通金鐵加工的二三十名匠人們認認真真的模樣就叮囑:“這些包鐵金彈並不是火炮用的彈藥,也不是用在正規戰鬥場合,而是外情部的人所需要的一種行走江湖而又便於隱蔽的兵器。最好不要讓人撿到幾枚就知道是我們新軍隊伍內所用的東西了,按照外麵尋常上等工匠的標準加工即可。從金材到鐵材都是如此。重量和圓度最好不要用水力機械和模具,多少有一些誤差不超過百分之一就無所謂。”

就這樣,恰好充裕的準備和足夠熟練的人手,要求也不高的情況下僅僅不到一晝夜的時間,到了第二下午的時候十二枚每枚足有兩斤重的金膽鐵球就打造了出來。這些“鐵球”的大小同肖山的那枚鐵膽差不多大小,大概五厘米出頭左右的直徑,可重量至少重了一倍。

“這二三十斤的分量快有某些行人的行人重量了,我算知道為什麼聽你說走鏢的人其實並不熱衷斤鏢這種東西了。占的份量大不說,還沒有輕易能夠致殘致死級別的殺傷力,作用範圍又近,可真是沒有短矛投槍單刀弓箭之類的大眾兵器好用。”張海戴上裝有十二枚“斤鏢”的特質袋子歎道。

肖山也笑道:“要是這鐵膽斤鏢之類的功夫像主戰技藝一樣重要,家父也不會隻是個沒有多少名氣的小人物,我當年同新軍隊伍的緣分說不定也就錯過了。”

不過不用說肖山也清楚:說這鐵膽金鏢之類的東西不怎麼實用,那也是針對尋常的武人來說的。而像張海這樣的特殊者手裏。再加上一般人難以比擬的財大氣粗。恐怕這金屬球就不是什麼十分不實用的兵器。而是一種隨手可以讓人疼痛的喪失戰鬥力,輕易可以致人重傷或死亡的近距離實戰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