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西洋來使(1 / 2)

“因此諸位無需這樣就急著借兵。這些事情也是需要我新朝進行充分的調查了解之後才能決定的。”張海平靜的說道。

對於西方的戰略張海早就有所構想,那就是無需等到幾十年整個新朝社會在自我種田中大變樣。最多十年之後就可以積累充分的軍力與技術展開對歐洲諸國的遠征。“以戰養建“,通過戰爭和征服獲得的土地與人才還有物力來更好的促進國內的建設和發展。

從朝鮮和日本傳來的消息說明:朝鮮日本等地雖然工商業也有一定基礎,文教所需的造紙等行業還有不小的發展潛力。但畢竟是相比中國都富裕不了多少,而且人口也很狹小的地方,向西擴張乃至大勢所趨。

攻掠天竺等地各政權當然也是一個好的選擇,不過那熱帶亞熱的氣候在當今的技術條件下真的適合擴張移民麼?張海也並不確定。但不論怎樣的抉擇,都無需在如今這些使臣們麵前表現出來。至少在數年之內,張海還不打算繼續惹出什麼事端。他需要一段時間來觀察這個嶄新的王朝是不是十分確定的在向著積極的方向變化。

因此對於那些來使先兵後禮,表現出足夠的威勢卻也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敵意。

同歐洲諸大國來使的接見,選擇在了另一天,沒有舉行什麼宴會。卻是以分別單獨召見的規格來進行的。不過那些前來的人似乎並不以為意,在遭遇到了嚴重的教訓之後,即便是西班牙的來使也沒有表現出一幅興師問罪的麵孔。相反,對張海直來直去,免去諸多繁瑣禮儀並且稱呼也很平易近人的態度感覺到欣慰。

“我想,我們與聖主閣下可能發生過一些誤會。不過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我們感覺到了新朝的強大與包容。雖然完全有能力把我們徹底趕出遠東,卻沒有這樣做。這說明我們之間還是可以建立信任和友誼的。”西班牙的菲力四世其實是最早的一個派遣使臣來到南京來打探消息的。不過張海有意壓到新朝六年的夏季一起處理這些事情。

張海似乎用誠懇而又有些關心的態度對來使說道:“你們的手深的太長了。仿佛這世界就是你們的。你們有沒有想過:對於你們這些人口最多不過幾百萬的國家來說,掠奪其他地方的財富直接享用或者換來交易其實並不是一種長遠之計麼?國力的基礎,不僅是服從於君主並且君主可以直接收稅征兵的國民,還包括這些人所掌握的工匠能力,軍事能力。如果事事都靠投機取巧的手段,久而久之實際上就是喪失了賴以生存的根本。”

西班牙的來使並沒有以新朝這些年來掠奪海外糧食人才與金銀的行為相反駁,相反,他看到了新朝聖主的善意:“地球上,我們和新朝之間是相隔最遙遠的兩個國家,能夠有效的連橫,這也意味著我們之間可以建立真正的友誼,。”

“‘連橫?’先生對於漢學果然是頗有研究,估計知道這是出自中國曆史上戰國時期的典故。但是難道不怕貴國最後成了那楚懷王或齊國?“張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