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 章 身力優勢(1 / 2)

此時的擂台比武沒有所謂重量級之說,也沒有那種很規範的開始示意,尤其是私擂就更是如此。

因為在一般的衝突中,果斷的判斷衝突的發生並占據先手往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尋常孩童少年之間的衝突,那些有經驗的人很大程度也在於如此。

這位“蕭峰”果然沒有給對手太多準備時間就飛部逼近過來,也看不出將要擺臂的預動。不過這人看到張海十分警惕並且時刻戒備著,身材上的優勢還不小,也就在距離張海一人左右的距離上前後徘徊,不敢輕易逼近。

以蕭峰豐富的經驗來看:如果對手是這類似乎不是很主動卻很警惕的人,在攻擊邊緣對峙當中使對手喪失一部分注意力再突然發起躍步進攻,用衝拳掩護前題的簡單攻擊是最為穩妥的。絕大部分人在麵臨直拳的猛烈襲擊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眨眼或者注意力被牽製在上部。

對手以腿相拒也是一種常見情況,但蕭峰的接腿摔或應付這種對策的技法也很熟練,時刻仔細的觀察著張海的動向。

張海當然也了解類似拳擊一般的蝴蝶步,不過在這種無限製的散手中卻沒有才采用類似拳擊一般的步法。因為在那種步法的情況下快速的起腿很容易失去平衡。

兩人對峙了大概有半分鍾左右的時間,蕭峰覺得火候差不多了,就迅速展開了衝擊,前手拳迅猛的逼近了過來。

張海還是通過這個人輕微的後彈和擺臂判斷出了他要出手的趨勢,迅速的前蹬左腳向後飛退了一步,然後依然是左腳以很低的幅度和動作側踢對方逼近過來的右小腿。

這個動作很小的低腿是戰場上輔助兵器的常用技,因此張海也練習了無數次。正所謂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熟。這一腳張海還起了個名字:“外行搶球“,很像不會踢足球的人去搶球。

為了起腿的速度和反應,這一腳失去了很多力量,如果是兩個常人之間對抗的時候用這手,根本就不會給對方的小腿以腿大的傷害。

可張海的力量至少是尋常青壯的五倍、尋常練家的兩三倍、尋常宅男的七到十倍。對於尋常人來說根本沒有威脅的招術在張海腳下卻不同了。

這位“蕭峰“的右腿外側與迎麵骨不同,也是防護力比較強的地方。能在蘇州這一線城市裏出類拔萃,他也是很注重抗擊能力訓練的一個人。可即便如此也在遭到張海的重踢之後也至少喪失了半秒種的反應並驚慌的向後飛撤。

張海不再後退,而是迅速轉入了主動前進進攻,不停的以低鞭腿和掃腿向前展開攻擊。張海身材比一般人高出不少,腿也長上不少。尋常人搏鬥以直拳襲麵最有威力,而張海在很多人看來沒有什麼威脅力的下位低鞭腿卻成為了有殺傷力的一種方式。在戰場上,和板甲相匹配的尖鐵鞋是一種重要的輔助近戰方式,因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種輔助手段。

張海沒有帶拳套,人的頭麵又在長期的進化中相比其他靈長類十分適應了應對直拳的威脅,因此張海不輕易用直拳去攻擊對手的頭部,而是利用腿長與步法進退速度的優勢就主導了場麵,雙拳則成了近距防衛的一種手段。每當對手以靈活的身法企圖切入的時候,張海就以猛烈的拳法回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