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革新利誘(1 / 2)

張海對沈家在各個方麵的支持很快引起了東南一帶傳統商戶們的危機意識。

沈家隻是東南之地排不上號最近才剛剛有發展苗頭的商家,但是涉足各個領域的決心還有官方潛在的支持也讓不少行業領域的大佬坐不住了。

雖然外麵並不知道是張海親自來過,但卻也得到了沈家得到朝廷不可思議的“貸款”支持的消息。

首先感覺到危機的就是湖州徐家了。徐家也是東南一帶的大族,雖然沒有出過“反案”,但是同新朝的關係卻說不上好。

別的不說,單單一個《新婚姻法》就讓徐的旁支被受打擊,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在家業上遭到了重挫。並不顯山露水的湯家因為架子小,反而在這方麵十分適應。這使得徐懷禮終於下定決心親自要去南京城走一趟了。

在舊時,除非是皇莊王店那個層次的。一般的商戶就算是有點兒背景的人同官府打交道沒有聽說過跟“擊鼓鳴冤“一般派正主的在衙門口走正門的。通常都會是下人之間放風然後再逐漸打交道聯絡,大戶之間的來往也是如此。

不過在新朝,特別是新朝統治力最為強勁嚴密的東南一帶,做什麼事情也隻能光明正大的走正門辦事了。一開始的時候不少人對此頗有顧慮,但是到了新朝六年秋這新朝的規矩人們也都有些門道了,直來直去光明正大是新朝衙門的規矩。而且沒有越級拜訪一說。

徐懷禮隻帶了兩名親隨,直接在下午“上班“時間人比較多的時候走進了南京工商總局的大門。

工商總局的大門門衛不是隨便找什麼人站崗的,負責正門崗位值班的有二十多,常值的也有七八人。每個人都從外情部那裏送來的畫像裏認識東南一府或其他地方至少一省之內工商領域還算比較重要的頭麵人物。當然,要是某家排個什麼下人或管家之類的過來門衛可就未必認識了。

為了避嫌,馬輝外出的時候並不多。大多數時候就在工商總局負責處理政務並負責值班,因此徐懷禮走正門同馬輝見麵並沒有費多少周章。

“聽說朝廷,最近有半成利息的超低息貸款?不知道可有什麼限製和要求沒有?”

“我的時間寶貴,給你一份最近下來的東西吧,上麵寫的應該還算清楚。像南直隸浙北一帶,大致是一個月左右的調查期。我們會根據你們的雇員規模和生產資料做大致的評估來算貸款額度上限,一般原則是不超過過去一年之內你們發放待遇的總額。貸款利息按官方米價折算,如有物價波動依然按照官方糧價進行折實換算,年息為兩成.”馬輝像一個業務員一般的說道。

兩成的年息在現代算高利貸的標準,在舊時可算是比北宋變法時還要低的多的善政了。不過張海在新定這個貸款的原則的時候卻清楚:舊時的貸款實際上隻對那些瀕臨破產或遭遇重大危機的人進行的一種吞並與牟利手段罷了。並沒有幾個人把借貸做為一種擴大再生產的籌集資金手段,或者長遠的投資手段。現代工業社會不算一三產業隻算第二產業,每年百分之二的增長率都可以說是超高速度。在舊時,由於學徒周期等種種原因,單純靠生產經營而不是投機每年一戶人家收益增長速度兩成左右就已經是極限了,而且這還是有上限的。按這個比例:打算把借貸用於正經買賣的人家就很難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