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去年的威懾,從現有的奏報來看,已經沒有多少人敢於以身試法了。但是我們過去的不少年輕人這三年時間以來也普遍都開始成家裏業。我擔心新朝七年過年的時候雖然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我走之後,很多人可能會蠢蠢欲動起來。這方麵的事情李千蘭等孩子們雖然也能察覺和知道,但是在外麵總攬處理還是要靠香兒了。我出去的這段時間,香兒可要‘代太子監國’了。前幾次我出宮的時候,沒有人有什麼非議吧?“
柳香曾經是一個心思簡單的女人,不過跟著張海起事以來經過不少時間的鍛煉,如今也明事理起來:“雖說我們新朝不講舊禮,但一些事情名義上完全交給我這樣一個女子就顯得有些不太好了。而且遇到什麼事情也不能做大的決定。海兒如果一定要走,你看這樣行不行?父親母親和我組成一個臨時的團體,再加上劉洪濤與宋子悅,五個人共同負責輔政。如果有了什麼疑難事情,父親負責做決斷你看如何?”
張海思索了片刻,覺得宋子悅這人未必能承擔這樣的重任,就說道:“留在宮城中的親衛連與近衛部隊還是由父親負責吧,香兒也負責一部分。宋子悅隨我一起出行。另外我覺得李千蘭也是可以信任的,她了解的事情也不少。有了什麼事情需要決斷,父親可以拿注意。
傳統的帝王之家親情淡薄,在這方麵做的好的往往也不過是出於政治法統上的需求而已。不過張海對此卻並不擔心,不說別的,張海覺得自己欠父親張林的人情太大了。就算是父親要收回自己的權力做臨時的太上皇,張海甚至都覺得隻要父親不違背新朝的理想和基本的目標,那也無妨。
提到李千蘭,即便是柳香也不由的想起了楊思,一時之間卻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但是心誌已不再是當年懵懂少女的柳香最終還是問道:“思兒也跟著一起去麼?“
張海思考了片刻:“楊思這女孩不是可以承擔重任的人,還是跟著我一起去吧。把她留在宮裏,我不放心。“
聽到這話,柳香也沉默了下來,心中忐忑不安。難道海兒是害怕我生了妒忌之心做出對思兒不利的事情來?
張海當然是相信柳香的,可是卻不能保證身邊的孩子們也都是十分豁達的人,對此張海也並沒有多少隱瞞:“包括我身邊的孩子們和父母,我並不知道西院很多人的看法。也並不清楚楊思本身的想法,不想看到哪怕有一絲破壞我們新朝曆史難得的如幸福人家一般和睦的宮內關係.”
聽到張海這樣說,柳香也沒有辯解或是詢問什麼,她也不想給張海太大的壓力。
當楊思在地道裏同張海私會的時候得知張海出宮的時候又可以帶著自己一起去的時候,興奮的再也抑製不住,有些感動的擁進了張海的懷裏。
張海不是一個善於哄人或者善於同女人相處的人,或許到了張海這個地位,即便是擅長情場之道的男人也不再有那個需求了。張海還是打算對楊思坦誠的實言想告,苦笑道:“思兒,不要誤會,我並沒有感覺到愛你。我隻是不忍心拒絕一個對我如此追求的人。幸好我是新朝的聖主。要是換做其他朝代的帝王,我恐怕會是一個被後宮的嬪妃們如同新華書局裏那些女人市場向的架空中的女主們一般玩弄與股掌之間的人吧。不過我已想好了:我身為新朝之主,不能總是抱著回避一些問題的態度去麵對事情。我不再會害怕一些事情。這次出行可能開始的一段時間裏要委屈你一陣了,不過等過了廣元出了四川。那個時候我就可以有限的公開自己的身份,這樣你也可以更公開的現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