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梧州州官(1 / 2)

按照張海本來的想法,是由自己所攜帶的主隊執行這類任務。可是在經過仔細思索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近千名新軍主力部隊即便是一般的隊伍,或者哪怕是公安軍隊伍,也根本不會是任何一路當地的土匪武裝敢於招惹的,除非那些人打算造反。自己這樣的隊伍,隻對那些本來就是殘敵餘孽的人有吸引力或有價值,那麼自己所要做的就不是藏頭露尾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公開自己這次南巡的事情了。

至於清理這西南一到驛路上的治安問題,這屬於次要任務和次要目的。並且明顯不可能讓執行這樣任務的人同自己所在的隊伍距離太近。否則更不會有什麼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想到這些張海最終決定讓唐軒那一路人先行,而自己所率領的主力隊伍在梧州府停留一陣時間。

直到張海差人將信物送到了梧州府之後當地的公安軍縣營才知道竟然是新朝聖主親自來負責押運官銀來了,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出巡。

不同於那些舊官僚,此時新朝雖說有兩千個左右的公安軍縣營,幾百個府治機構。可即便是這些縣營府營的前兩把手往往也是當年新軍主力部隊中的優選者。在日常的軍旅生活與學習中還是多少對張海有些了解的。知道張海重規章製度,喜歡坦誠而直率,並不完全欣賞那些唯唯諾諾的人。

因此在得到消息後,梧州府的公安軍步兵營兼府治機構負責人李文遠並沒有大肆聲張,而是僅僅帶了負責通信聯絡的隨身官兵秘密的出城親自前來迎接張海等人。

“不知聖主親自前來,有失遠迎。”這樣的話其實在舊時來說還根本達不到麵對帝王的禮數要求。

張海卻如當年一般平易的笑道:“同是隊伍裏的人,就沒有必要這些虛禮了。要是較起虛禮來,你這禮數也遠未達標。如果記的不錯,你是第三旅石壘手下先鋒營營長王光所屬的一名排長吧?新朝三年夏秋決戰時期的老主力部隊,排和排以上我都有所印象。在這裏過的怎麼樣?這裏可不算什麼好地方,官兵們平日裏的疾病蚊蟲減員多不多?”

“謝聖主關懷。正因為我與戰友們當年都是參加過南下遠征的先鋒。所以深知這南方一帶要想避免過高的死亡率,防蟲與衛生的重要性。當年我們出征的時候就有了那麼多準備與戰鬥中的經驗,這幾年來更是不敢怠慢。再加上新朝建朝以來醫療衛生的發展和南京在醫務上對我們這一帶公安軍步兵營的支持,征集的官兵們隻是在大規模戰時平定後剛剛一開始的時候減員較多。一個營一年下來往往有幾十傷病,五六個人希望。這兩年以來已經連續兩年沒有人因為任務以外的事情死亡了。”李文遠說道。

李文遠的話與張海在出行之前所獲知的一些事情顯然並不矛盾,張海繼續問道:“沒有人因為任務以外的事情死亡,這麼說這兩年以來還是有人在任務中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