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西南四省(二)(1 / 2)

萬程繼續說道:“西南地區同外界的交通不便,但是在川東長江關口峽穀一帶,新朝開國這幾年來已經做了不少航路標識與水文測距工作。加上人力螺旋槳船隻很大程度上的代替拉纖,長江水運雖然在入川的時候會遇到不少問題,但由川到出川的水路,目前運輸潛力還是很大的,不比廣元那一路遜色多少。在不影響其他運輸的情況下,水路每年就能運輸十萬人出川,再加上西南其他幾條交通幹線上的陸路,每年出西南三四十萬人口不成問題。大概連續遷移十年左右人口壓力就會在很大程度減輕。”

聽到萬程這樣說的時候,張海的心中是有不少疑慮的。他很清楚在江東以外的不少地方基層政權的實際狀況和能力。這種貧困移民遷徙工作肯定會帶來不少的弊端,這會不會成為當地官員勒索收益的一個重要來源。

正在張海這樣思索的時候,萬程的話鋒也似乎開始轉了轉:“不過我擔心:在數百萬貧困地區的漢族人口遷徙出西南後,很大部分的土地就會被周邊乃至同漢族混居的當地其他民族占據了,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情況。

在現代人的印象裏,相對於北方西方等境外民族,西南一帶的少數民族總的來說是比較安分的,似乎從來沒有聽說過西南的哪一個少數民族真正給漢族王朝帶來象樣的威脅過。張海也曾經忽視這些西南當地民族,認為這些人隻是麻煩一些而已。因為對中原王朝沒有過蒙古或建州那樣的嚴重危害,也沒有太強的戰爭決心。因此張海也就不好意思采取新朝在草原與東北等地的那種殘酷政策。

這一路上,西南少數民族似乎也沒有怎樣主動的招惹事情。相比並不知畏依靠騎兵可以機動馳騁的北方各族,西南的少數民族雖然在明朝曾經兩次大規模參與叛亂,但在平時,整體上還是知畏的。可是張海卻知道:要徹底解決全國不少地方因為地理條件而帶來的先天貧困,除了遷置移民以外可采取的手段並不多。否則那些貧困地區就不會到了現代還往往難以解決了。西南不少地方的交通,當張海走過之後才知道要在這些地方修路的難度有多大。即便道路有適當的改造,但馬政的發展在那些地方卻存在極大的問題。更別說即便是馬車走一些休整過的石路,耗費也要比中部平原地帶大出不少。

“我也無需隱瞞什麼,如今朝鮮日本等地已經被徹底征服,零星的抵抗也無需占用太多的主力部隊才能壓住。整個新朝主力部隊已經有相當多的隊伍可以騰出來了。我打算以大軍做為威懾,在整個西南地區展開徹底的改土歸流。各府省來說說自己那裏的情況吧。如果按照我們一般水準的移民牽製費,並做必要的解釋工作,會不會出什麼事情?“張海詢問道。

萬程皺了皺眉回答道:“傳統意義上的改土歸流好說,整個西南各地除了藏區的部分地方外大多會答應。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當地還是會有很大自治權力。隻不過是要交一些稅而已。可是如果涉及到遷界移民,又或者是按照我們新朝的規矩辦:要求所有適齡兒童接受我們的教育的話,這就會出大問題。各部的首領可以接受人質外派,卻絕不會放棄其舊有的權益與利益的。這一點,同我們漢族的那些牛鬼蛇神相比不會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如果按照新朝的辦法來改土歸流或者遷界移民,我敢肯定:就算聖主擁有以前的帝王所無法擁有的威望,新朝武功之威世所鮮有,還是有可能發生大規模的叛亂。規模,極有可能超過當年的奢安之亂乃至萬曆時期那場西南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