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壓倒戰力(1 / 2)

抬炮手們事前早已準備好了發射的位置。為了克服抬炮發射時的巨大後坐力,發射的位置盡量選擇在背靠陡坡的地方以利於“炮托”抵住土石以減少後坐的壓力。

每門炮手在擁有三名輔助射手的情況下填裝速度也完全不遜色於最為便利的火銃了。按照朱燮元的估算,就是再訓練有素的士兵,登上山坡反擊過來的時間也足夠一百個抬炮組打出十幾輪火力發射出上千發六兩重彈了。雖然不能期望這樣的火力遏止那些曾經令人恐懼的對手並百發百中。但是即便是神射手和近戰兵在依托山地防禦的情況下也無疑擁有巨大的優勢。隻要能夠打退強敵的一次反擊,或者通過展現出來的威懾力量迫使其餘的人撤退,那麼目的就算達到了。

而讓這些山頭上籌備已久的殘明精銳怎麼也無法想象的是,眾人還沒有從彈雨覆蓋遠處重要目標的興奮中醒悟過來,迅猛而有節奏的還擊在一個呼吸的時間之後就反撲過來。

包括裝扮成士兵的張海在內,千人左右的近衛部隊隊伍中的二百名左右線膛槍手利用四百支線膛槍展開了還擊。一個線膛槍臨時小組除了一名經過嚴格挑選訓練的射手外還有一名填裝手負責填裝另一支火槍。在有效的配合之下,短短一分鍾的時間內就可以打出五輪到六輪射擊大概上千發精確開火的槍彈。

在二百多支線膛槍的第一輪射擊之下就有十餘個在近一裏距離外的山坡上露出了腦袋的殘明抬炮手被擊斃。

那些精準襲來的彈丸讓包括盧象升與朱燮元在內的不少人都大驚失色。在十幾名抬炮射手被命中發出連成一片的慘叫的情況下,其餘的射手也都迅速的把腦袋埋了下去。

在這個時代,沒有人相信在這麼遠的距離上射擊的精度竟然可以控製在方圓不過三四尺左右的範圍內。若是張海那樣的力量舉世罕見的神箭手或許能做到這一點,不少人也聽聞過這樣的傳聞。可本不以精度著稱的火銃手能做到這一點那卻是聞所未聞。

莫名的恐懼使山上的殘明精銳們大概在半分鍾左右的時間內都不敢再露出頭。

不過這些人也的確是複仇與舊恨推動力下凝聚起來的精銳,在度過最初的驚慌失措後不少士兵就在骨幹們的鼓舞下重新恢複了意識。

“沒有什麼可怕的,不過就是打的準一些遠一些的神秘槍銃罷了。大家填裝好炮子和火藥後繼續準備開火!”

不少人在露頭觀望的時候發現沒有像剛才那樣的火力繼續射來膽子就大了一下,開始把抬炮重新架起來準備射擊。

可就在這時候,近衛部隊的線膛槍手開火了,就針鋒相對且井然有序的開火。

瞄準山上目標的槍手有很多,而每個步兵班的戰士都似乎熟練的分區瞄準控製暴露出來的一塊區域。當這個區域內的敵人把抬炮加起來準備開火的時候。以班為單位而絕不過多浪費的齊射火力就迅速的還擊過來。

如果殘明武裝用的也是線膛槍甚至是概念現代一點兒的槍械,在有提前工事準備的情況下於這樣遠的距離上很難被穀內的火力威脅到。因為張海等人模仿19世紀米涅彈的線膛槍子彈初速最多隻有現代步槍彈的三分之一左右。這樣遠距離的對射依托提前工事的一方就算是冒頭開火也不一定有多少傷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