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的那些抬炮加上這幾個月來我們新趕製的,一共有一百二十門,分配上各營的防區都安裝了四十門。我想,這些安裝在新式炮架上的抬炮即便不能起到絕對有效的作用,至少也能遏止住百部那種熱氣囊的進攻了。”秦良玉對歸來的周遇吉等人說到。
很多基層的軍兵在登上山初步了解了這裏的地形布防和武備後,又見了那些儲糧儲水之地信心十足。
秦良玉等當年曾經與新軍主力部隊打過交道的人卻知道:從京城破城到南京破城再到大大小小的很多作戰。新軍主力部隊都有一種能夠由地麵牽引靠孔明燈一般的原理飛在天上的熱氣囊。可以在一二百丈甚至更高的地方向下發射火箭,那火箭在經過了幾百米距離的重力加速後威力甚至堪比小型床弩一般,尋常的盾牌鎧甲級別的防護根本擋不住。隻有防備小型投石機一類的木排或土石工事才有可能抵擋住威脅。
在這高山防禦之上,秦良玉乃至當處的周遇吉等人最擔心的無疑就是大量的牽引熱氣球從那比山還高的地方進行攻擊,甚至夜間遣精銳實施空降了。
為了防備這些手段,各個險要的核心山嶺之上都采取了不少的手段。
“我們的新式台炮架分有橫轉盤和樹架盤。可以由方圓三尺左右的射口內向四麵八方各個空域角度射擊。當然,在平射的時候隻能向一個方向開火,不過我想那從熱氣囊上發射的火箭也是要借助高度才有威力。平著發射,射程可能還沒有尋常的鳥槍弓箭遠。哪怕在斜上方開火的時候,這火炮也能把彈丸發射到百丈的高度,大概一裏直線距離的射程上。如果是平射,對於那些熱氣囊那樣大的目標則可以威脅到二百丈左右的距離。而且這五十斤左右的抬炮架在這新的炮架之上可以由人靈活而方便的操作。瞄準的難度遠非過去那些臨時架起來朝天開火的東西可比。“負責布防的一名營官頗有自信的說道。
“可是人家的氣囊也不一定非要在你一二百丈的射程之內,如果是在更高的高度利用十數萬甚至更多的火箭鋪天蓋地的齊射而來呢?“周遇吉忽然問道。不少當年曾經參加過守城的人對新軍主力部隊的那種空中流火一般的兵器都印象深刻。
“一二百丈之外,對於那些火箭來說就是沒有什麼目標,對於整個山頭的覆蓋性打擊了。當然為了對付那些威脅,我們也不惜財力的製作了那鐵盾和石板符合而成的地堡被覆。這東西的重量足有二百斤重,像個天窗一樣。在發射的時候可以把射口布置的更小。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手空中射來的火箭之威脅。
那名營官跟著秦良玉與周遇吉等人在山嶺之上轉的時候,周遇吉發現了山嶺上的不少地坑,地坑之外還有不少掛著鈴鐺的引線,用途則不言而喻。
“這些地坑是什麼?”周遇吉問道。
“這些地坑是效仿當年那張賊在遇到夜襲時的一種防禦措施。一但警鈴響起,明碉暗堡內的人就可以迅速讓這些地坑內的燃料點燃。還有很多能夠飛到空中的孔明燈。最大限度的讓敵人所在的位置亮如白晝,而我們的軍兵卻可以憑借堡壘依托每個人多支重火銃展開射擊。”負責防務的營官回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