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張海所率領的隊伍完全可以趁夜展開十公裏左右的急行,在距離通關一帶的殘敵主陣東南方向更遠的地方展開先鋒部隊的渡江。可這附近的地形並不好走,那樣一來,至少要耽誤半個夜晚的時間。
張海所選擇的渡江地點距離敵陣的距離大概也就在敵防線東南方向二三裏左右的距離,再要向東南不是沒有可能,可那也是有可能是江對岸的守軍防備的一個重點了。
擔任夜間飛渡任務的除了張海所部航空隊的十二部航空熱氣球組成的隊伍外,還準備投入五百名左右的官兵,其中四百人大概是近衛部隊及三個旅神射手隊伍中的少半,還有一百五十名左右的神箭隊精選出來的先鋒排所組成的隊伍,用以應對夜間近戰的時候可能麵臨的風險。神箭隊和神射手實行混編。
按理來說,臨陣這麼細的編組是大忌,可這個精戰簡編營在平日裏演習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不少人從班組之間都比較熟悉,在磨合方麵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為了防止熱氣球的火光暴露目標,吊籃在隊伍出發前的時候其實就進行了不少改裝。官兵們還有專門的辦法使得隻有自己這邊方向上的隊伍在先鋒過江之後可以用望遠鏡發現對麵微弱的光亮信號以確認前批部隊的安全。
就這樣,在夜幕降臨大概一柱香左右的時間,熱氣球就已經完成了充氣升空準備並開始在地勤人員的帶領下向江對岸靠攏。
最初的一個時辰之內,擁有豐富演習與作戰經驗的近衛部隊航空熱氣球隊伍很輕易的就完成了四次航空熱氣球往返運輸,一共順著大致的風向把五十個小組大概一百五十名左右精幹的近衛部隊官兵送到了江對岸。
在這之後,擁有不少沿江巡邏偵察人員的沙定洲所部土司聯軍還是發現了對岸似乎有些不妥的動靜,尤其是在東南方向。
雖然沙定洲為了避免聲東擊西之策,並沒有派遣重兵在更廣的範圍內展開分兵布防,可還是在東南方向上派出了數以百計的夜間偵察人員用以防止可能的滲透。
舊時沒有燈火的夜間,即便是晴空的時候也往往是黑暗一片。不過那滔滔江水的聲音卻清晰可聞的讓人不會走錯路,在多少有些光亮的晴夜,水也會發出微微的光亮。對於眼力足夠好的人來說,有大量的小船偷渡並不是不可能發現的一件事情。
盡管巧妙的灰色偽裝讓飛渡江畔的官兵們沒有在空中往返渡江的時候被發現,但在戰江對岸不遠處從空中以繩索滑索降落並尋找陣地進行隱蔽的時候,多少還是會發出一些微微的動靜,特別是人足夠多的時候。不過,那滔滔的江水聲還是成為航渡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掩蔽。
直到後半夜,十二部執行任務的中型熱氣球依靠繩索的牽引已經完成了十次渡江並運送了三百六十名官兵整整三個精幹連群渡江的時候,沿江在水上巡邏的敵兵還是發現了夜間那微微有些奇特的光亮,並在返回本陣的時候直接通報給了沙定洲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