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府以北的路並不好走,即便是西北的大道上也是如此。更不要說為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應對特殊的情況,沐天波等人所走的道路偏離直通尋甸等地的大道。
在這樣的山路上攜帶著不少的輜重行軍,即便是對近現代隊伍也算是不大不小的考驗。整整一個白天接近九十裏左右的強行軍,近衛第一旅一營群的隊伍憑借著優良的體力優勢才在黃昏似乎剛剛來臨的時候逼近了沐天波等人所率領的隊伍。不過此時,臨近的第二和第三營群與新軍主力則拉開了至少十裏左右距離。
沐天波權衡了很久,感覺的戰機還是來了:如果被這股強敵窮追不舍,除了少數人外大部分可能連尋甸地區都無法安時抵達,更別說前邊還有崇明縣城的伏兵等意外情況了。給予這股冒抽頭來的強敵一次迎頭痛擊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他也知道讓其他幾部停下來阻擊這股追來的強敵根本不可能,隻能自己做表率。也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此時沐天波手下擁有戰鬥力的骨幹隊伍大概一千七百人左右的兵力,同最近一股前來的追兵兵力大致相當。如果是一般情況下,它決沒有以這一千七百人的兵力去對抗幾乎同等兵力新軍主力部隊的想法,特別是經曆了昨日那一仗後,可是在來前的追兵竟然在這樣的山路上多走了近二三十裏山路的情況下,即便是憑借火器作戰,那戰鬥力和狀態也必然是大打折扣的。至少以步兵為主的追兵不太可能展開有效的追殲作戰,而自己的隊伍為了照顧其他那一萬幾千人,體力上還留有很大餘力,就算戰事不利,也應該有足夠的機會。
因為來敵的援軍就在不遠的地方,他沒有打算依托山頭進行防守或伏擊,因為那必然隱瞞不過來敵的前哨。而對手如果發現自己依托山地防禦或設伏,就很可能等待不遠處的援兵了。
幾千人的隊伍在沒有完全展開的時候還是十分有利於指揮的,沐天波直接對手下的隊伍說道:“來敵的消息我都沒有欺隱大家,如今十多路同我們人數差不多戰力也更強的隊伍正向我們撒開大網窮追不舍,我們繼續逃下去的結果就隻能是失敗。如今隻有與前來的強敵決一死戰才可能有一線生機,願意給著我搏命一把的隨我來!“
說著沐天波拖下了身聲的鎧甲,如一般的士兵一樣帶上了一捆填裝好彈藥的火器準備帶領眾人同前來的強敵絕一死戰。
如今的“後勇軍“在經曆了昨天的教訓之後竟然放棄了大部分鎧甲。同新軍主力部隊交戰,包括沐天波在內的不少人都發現:那性能並不算怎麼突出的鎧甲在很大程度上是累贅,還不如省下鎧甲的重量能夠在行軍的時候多帶些火器加強戰力。
“主公不能親自上前,也無需這樣。包括我在內所有的人也早就想同這些強敵決一死戰,不能讓他們就這樣無所顧忌的猖狂下去!“旁邊一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