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一帶的地形本來就不是新朝大軍所熟悉的地方,是全國少有的沒有繪成完備作戰地圖的地方。而且在崇俊嶺之間,單個或幾個左右的航空熱氣球的偵察能力也會大打折扣。
不過當新軍主力部隊的多個暫編師幾十個營群的航空熱氣球雲集起來之後多少還是發揮了一些作用。一些隱蔽在山溝之內的敵軍雖然無法發現,但是大股敵兵的調動已經很難在封鎖線附近隱瞞了。
投入作戰的四十餘部航空熱氣球配合四十餘個作戰營群形成了連綿七八百裏的封鎖線,徹底的包圍了東川一帶的敵軍山區。
西南之戰以來連續不斷的交手已經讓很多西南土司聯軍中最為頑固的人也明白了新朝所擁有的力量遠非尋常的朝代所能相提並論,甚至是當年的蒙古人也不能想提並論,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
可是在麵臨舉族危機家破人亡不得不出逃的情況下還是在多出同新軍主力部隊發生了激戰,其中最為激烈的不是劉洪濤所率領的第二旅主力營群,也不是張海所率領看起來十分明顯人數也更多的近衛部隊。遭遇到多次挫敗之後,雲南一帶的土司聯軍殘部已經不再敢去打張海本人的注意了。
不過在北麵,突圍的敵軍還是在距離大道不遠的地方同第二師群第五旅一營主力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第二師群的指揮全依然是由劉洪濤來負責,馬衝昊所負責的第五旅也是當年新軍主力部隊的骨幹部隊之一,參加過不少的征戰。
馬衝昊在領兵指揮方麵並沒有太強的天賦,也缺少新朝三年南下作戰時的那種曆練。但馬衝昊處理部下關係的能力明顯要強於張海其他的不少弟子,也更善於聽取身邊人的意見。
雖然臨機應變能力不足,但派出的前哨在合適的時候發出了警訓。航空熱氣球也及時的做出了反應:兩名負責了望裝備望遠鏡的觀察員走了下來,熱氣球分隊以最快的速度換裝火箭並全開爐具向天空中重新升起來。
在敵軍先鋒騎兵衝到之前的時候第五旅第一營群就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祿萬億、祿萬兆所率領的兩萬多青壯為主體的核心族人當中包括了一萬兩千餘名可以參戰的壯丁。絕對的兵力優勢使得他認為就算隊伍無法戰勝這千人規模的新軍主力部隊,也最終可以突出重圍,就命令做為先鋒的上萬人的大軍沿著大道附近的廣闊丘陵地帶兵分三路展開了突圍。
馬衝昊在臨敵指揮上的天然不足還有作戰任務上的缺乏彈性帶來的缺點還是暴露了出來,在他下令兵分四路展開對逃敵的阻截的時候,祿萬億就率領六千人左右規模的主力對防線十分單薄的第五旅一營第四連展開了強攻。
空中的熱氣球越過一裏左右的距離從天空中展開火力支援,駕禦熱氣球的新軍航空分隊戰士在幾分鍾之內就把二十四個發射箱累計兩千四百支百虎齊奔火箭射向了敵軍,在一裏遠左右的距離上也殺傷了一百五十餘人。
不過這個規模的火力殺傷效果對於為逃亡而決戰的數千敵兵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僅僅是讓進攻的祿萬億所部稍稍停頓了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