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宮中消息(1 / 2)

張海所率領的主力部隊在雲南北部的大山裏圍剿最後的殘軍的時候,遠在幾千裏外的南京宮城裏的柳香也包括張林和楊秋霞等人再一次過上了時時刻刻有些緊張和擔驚受怕的日子。

尋常夫妻關係中稍微好一點兒的,並非像大多數古今中外普通家庭的俗人們婚姻生活那樣欲求不滿、嚴於律人寬於律己的,當一方在外不歸的時候,親人所想的必然是遠在風中或天邊的人會不會出危險,而不是遠在風中或天邊的人會不會出軌。多數普通人家庭尚有一絲親情概念的父母與子女之間,也會有這種牽掛的感覺。

柳香與張海之間的關係比起幾年前來說不知怎的似乎多了幾份隔閡,但這種牽掛的感覺卻依然存在。而且南京皇城裏的每一個人都清楚:相比君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兩宋之後的舊王朝,新朝的權力結構實際上更為脆弱。並沒有一個天然的做為統治階級的利益集團會擁護這個政權。暫時維持新朝空前凝聚力的,其實還是張海本人超常的經曆所建立起來的威信。

如果張海的安全出了問題,那麼即便因為建朝初期上層還算靠譜的凝聚力和關係不會發生血腥的爭鬥,也極有可能是新朝走向分裂的開始。宮城裏的不少人,又會不知道去向何方了。

南京附近的新軍主力部隊幾乎傾巢而出,這也是新軍主力部隊從征朝鮮日本開始的一個戰略原則:即便對付弱敵,也幾乎要傾其能夠動用的全部主力。如今留在南京城內負責守城的實際上是以兩萬人左右“首都民兵師”為防守的主體,王新盟的第四旅負責協助。宮內的守備力量則是第二旅的部分人馬約千人、神射手部隊的部分人馬約五百人、獨立近衛部隊約千人構成的皇城衛戍力量。這不同體係並以獨立近衛部隊為主導的力量也是為了應變內在可能的危機。

入主南京六年多的時間以來,南京及其周邊一帶的民眾生活水平空前改善。特別是以往的底層及普通工匠,雖然生活節奏雖然多了不少的規矩,也緊湊了很多。但幾乎是從剛剛擺脫赤貧甚至根本就是赤貧的狀態提升了整個一個階層,成為了不愁吃穿住用甚至一定程度休閑娛樂的城鎮小康階層。在過去,即便是一線省城及以上的城裏,能過上這樣生活的也不過十分之一左右的人而已。再加上六年以來的教化和衛生、飲食、文化等各個方麵的進步,整個南京城的市民階層成為了新朝君權開始萌芽的支柱。自由民在舊時代或許會是潛在的革命者,但這新朝南京的首都市民則有很大不同:絕大多數人都清楚的認識道:很多利益和福利實際上很難說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如果換成別的朝代或政權,或者不是張海這樣兒的人來執政,這些利益恐怕是很難保證的。

柳香每次回西院都與李千蘭等人一起翻閱著有關前方戰報的消息。

新軍主力部隊從誕生之日起,就很重視有關戰鬥戰術細節資料方麵的記錄。包括連和連以上的命令及指揮、戰情、後勤狀況、損失等。在西南作戰期間,每天從前方傳來的戰況和報告大概平均每天都會有幾百份累計十多萬字相關的內容向南京方向上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