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盟這時也與張林楊秋霞還有柳香等人一起來到城頭。主要是為了在安全的方麵避嫌。畢竟自己實際上肩負著至少半個“九門提督”的職責,是南京城內此時唯一的旅規模主力部隊。如果自己不一起來露麵並在潛在意義上有質子的意思,那麼張林楊秋霞柳香這麼多重量級的人物是不敢貿然的來到城頭上的。
從程序上說,雖然張林等人的地位高出一般弟子乃至主力旅旅長不少,不過貿然幹涉軍中事物也於禮不合,需要與王新盟等人一同前來。
見到張林貴為聖父,迫於權限的緣故卻不能把話說的更為明確一些,就助聲道:“我剛剛也看過不少西南戰事上送來的經驗總結。這重手榴彈的確要憑借敵我防護裝具上的差距敢於近戰才能發揮出必要的效用。”
說罷,王新盟命人抬來了不少的“防禦盾牌“,這些盾牌有可以收放的支架,重量都不算太輕,大概有二十幾千克的樣子。這麼沉重的盾牌很難用於單兵攜行進攻,更多是用於防衛。
新軍主力部隊自從攻占南京並物力條件越來越好以來,就很少使用早年的時候經常使用的那種金屬盾牌了。
新軍在實踐中明白了為什麼在西方,軍隊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曾經在古典時代發揮作用的盾牌就越來越不重要並在很大程度上被鎧甲替代,最後連同鎧甲一起退出曆史舞台:當軍隊的單位戰鬥力不高,需要以縱深很大排數很多的隊形交戰的時候,並且對方也缺乏威力靠譜的弓箭,往往隻有輕弩和標槍。那麼盾牌在很大程度上是值得的。可是當投射兵器的威力不斷發展,隻有那些比較有力量擅長武藝的士兵裝備盾牌才是劃算的。而到了隊列火力戰時代,排數更低,火力威懾力更大,盾牌所占的重量比重就太大了。
不過因為新軍在實戰中麵對的對手往往火力水平不高,達不到文藝複興時代西方的水平,大型鋼盾依然裝備了一些。在了解到手榴彈的一些運用經驗之後,王新盟就有了利用鋼盾和重手榴彈進行新式訓練的想法。
還沒有因為早熟喪失了朝氣的少年們,並無舊軍隊裏那種對火器的畏懼,反而在長時間有些枯燥和疲憊的軍訓生活後對火器訓練即興奮而又有些緊張。
為了避免風險幾率,在少年們將鋼盾支成一麵牆之後,王新盟就親自穿上鎧甲,接連使用十支綁在竹竿上的重手榴彈並讓這重手榴彈在距離少年們支起的盾牌不過兩米左右的距離上引爆了。
這時代黑火藥的威力甚至遠不如用工業炸藥或是高祿酸鉀製成的現代爆竹用藥,但是足有一斤重的優質黑火藥外加累計一斤半的彈片在兩米左右的半徑上還是體現出了巨大的衝擊力。這個範圍內的氣浪雖然不能把人炸倒,但也會讓人們感覺到似乎有什麼巨大的東西猛烈的撞擊到了鋼盾上一樣,與此同時:爆炸的聲音在兩米有餘的距離上依然十分震撼並讓人心驚膽顫。盡管有盾牌的掩護,連續十次爆炸在一個排的少年官兵支其的盾牆前連續不斷的爆炸開來的時候。還是有兩名少年因為承受不住震撼帶來的壓力被連人帶盾一起炸倒,雖然沒有出現重傷或死亡僅僅是負了輕傷都算不上的小彩,可也讓所有185連參加試訓的少年們在震撼的爆炸聲麵前受到了很大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