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軍威之懾(1 / 2)

巴圖爾與顧實汗統領人馬實際上親自觀察了這場戰鬥。

李少華所率領的這支聽起來名堂很響亮的“首都青年旅”在裝備和火力上並沒有帶給準葛爾部的巴圖爾怎樣的震撼。比起他在六合一帶曾經見到過那近乎神技一般的火器軍隊,這支少年部隊也就是鎧甲看起來很精良而已,火銃的威力似乎也不小,似乎還能夠格鬥,其他都沒有什麼出彩之處。

而這之軍隊所表現出來的戰鬥作風之強悍,白兵格鬥之凶厲卻給巴圖爾帶來了如同當初在六合演武之時同樣級別的震撼。

他聽說過火銃隊的運用法有什麼六段擊、三段擊之類。可卻從來沒有聽聞過這種利用火器的戰鬥方式:把威力巨大的彈丸當成了白兵中延伸的火力長矛,以無可抵擋的威力在突擊作戰中給予敵人連環打擊。這從根本上就顛覆了從東方到西方的一係列已知的火銃隊戰術。恐怕也隻有實戰作風超出尋常的新軍主力部隊,才有可能以這種驚人的方式戰鬥。

而這個時候再聯想起當初六合演武場上的一些事情,也就更加讓巴圖爾震驚了。

正如一些新軍中的叛逃者所說的那樣:新軍主力部隊的強大,並不僅僅像外麵一直傳聞的那樣僅僅是鎧甲精良、火器犀利。主要的原因是不論東方軍隊還是西洋的軍隊都根本無可比擬的戰鬥精神,帶來了全新的火器運用方式。

如果說在這場戰鬥之前,巴圖爾還有準葛爾部內的不少人都有一絲異心:這新朝如此的行事霸道,要不要先把這支看起來並不算強大的武裝解決掉,然後再西逃西征另開天地?

而現在,巴圖爾依然相信集衛拉特各部再配以合理的布局,不是沒有拿下這支年少而輕狂之軍的能力。可卻沒有人真的打算這樣做了。

這些並非裝備一流的少年軍隊僅僅是用這並不超出常規的兵械就發揮出了一以勝十的戰力,如果一支幾千人的騎兵隊伍配屬上自己當初在六合一帶所見的那種兵械,恐怕就算是衛拉特人逃到天涯海角也有被輕兵突襲而全滅的可能。

內心這樣想,場麵上就更不吝嗇於對青年近衛旅的讚揚:“剛才的交鋒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沒有想到這些少年們是如此的強悍和勇敢。我們連反應的時間就沒有,戰局就已經奠定了。我擔心剛才我軍如果有所異動的話,恐怕會引起誤會,希望少將軍不好再意“在重新見到李少華等人的時候。巴圖爾和顧實汗的通譯毫不做作的讚賞道。

不過,剛才的這場戰鬥卻讓李少華更為清醒的認識到了這支首都青年旅同新軍最精銳部隊甚至是新軍主力部隊的差距所在。

那就是盡管首都青年旅配備了如今很多軍隊都沒有的帶長刺刀的燧發長槍,可這種傳統的單滑膛火器並且沒有多少靠譜炮兵的配置帶來的火力局限也過於明顯了。以這樣簡陋的火力,能不能對抗兵力明顯占局優勢,比如五倍甚至十倍乃至更多的強敵,李少華的心中也開始泛起嘀咕。他已經下定了決心:接下來如果沒有什麼別的問題,應該試試看以首都青年旅的戰鬥作風,如果運用傳統的火器運用方式會不會帶來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