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兒汗及四五名相關的親信要臣對這熱氣球這幾年來是有過不少的測試和了解的。為了保密,火器相關的測試訓練做的不多,可是在夜間高空升空測試方麵的經驗恐怕不下於新軍航空部隊了。對於什麼樣兒的高度會有什麼樣兒的後果有不少清醒的認識。
關於這點兒,奧斯曼和波斯前來的數名將領和要人也都十分清楚這些。
“我們升空之後就把爐具扔掉?這怎麼可以?”聽到楊吉兒一名親信的叮囑,奧斯曼的一名將領有些狐疑的問道。
“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給你做解釋了,如果你們不信,就看看我們怎樣做不得了?望遠鏡你們都配備了,隻有這樣兒熱氣球在充氣完成之後才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升空。你以為新朝的那些熱氣球隊伍會在天空中沒有準備?就算是如此,我們能不能最終脫身還要看運氣呢!”
奧斯曼的那名將領在沉思了片刻之後似乎也覺得不在有什麼其他的選擇,就表麵上應承下來。可實際上他卻覺得:這名哈薩克人的話並不可信。換位思考來看:他不是沒有可能選擇出賣自己等人邀功的可能。因此在升空之後就對周圍的幾名隨從暗自叮囑道:“自己應該有自己的判斷,不要全聽他們的,上升和降落我們都應該相當謹慎。隻要風速能幫助我們就夠了”
熱氣球的火光早已在阻擋光線的圍棚內點燃,充氣的過程也很早就完成了。在沒有太多負擔的情況下,熱氣球升空的速度在這風速有些超出正常起飛標準的情況下徐徐上升看來。
但是很明顯:攜帶了太多兵甲和給養乃至行禮的奧斯曼人與波斯人所在的熱氣球上升速度明顯不如楊吉兒汗等人所在的熱氣球,可在這樣的情況下,熱氣球上的人也沒有多少其他的選擇了。
在大多數情況下,風速遠遠超過熱氣球的起步上升速度,在飛到五百米左右的高度還沒有接近雲層的時候,波斯人和土耳其人所搭乘的熱氣球就已經逼近到了占領城頭的新軍攻城部隊的正上方。
有無數支望遠鏡負責仔細的偵察夜空的情況下,加上曙光和星月光芒帶來的一絲亮光,在五百米左右的高空這些熱氣球也沒有逃脫早有準備的抬炮部隊。
有了幾天前的教訓,此時新軍不少留在城頭上的線膛抬炮已經搭好了防空槍架並在白天做過不少的試射,因此當剛剛發現敵方熱氣球身影的時候,方圓兩三裏範圍內二百餘支負責留守在城頭又處於有效射程範圍內的對空抬炮就開始猛烈的展開了火力,短短不過一分鍾左右的時間內就展開了三輪左右的火力,按照分隊齊射的要求打出了六百餘枚彈丸。
在不過一裏有餘的高度和不超過兩裏左右的距離上,抬炮對空射擊的誤差還並不大,加上熱氣球本身的灰影足夠大,雖然因為運動和光線的緣故命中率有些堪憂,但這些防空台炮帶來的火力還是至少把幾十發彈丸打在了敵人的熱氣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