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百萬大軍(1 / 2)

按照張海原本的預料:像薩法維王朝這樣一個還處於四戰之地強勢時期的大王朝,是有能力在並不算長的時間內進行堅壁清野的,何況在攻克撒爾馬罕之後大軍停留了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可是卻沒有想到在進入薩法維王朝的北部核心地帶之後並沒有發現逃亡的當地民眾。

隻是一個奇怪而令人有些憂慮的現象是:這些邊疆村子裏的年輕壯年都不見了,下到十五歲上到五十歲之間的所有男性勞動力都不見了,隻有一些健婦在忙碌著春耕。似乎就像亞熱南方的不少地方那樣:男人們都躲了起來,隻有婦女下地勞動。

這種現象,新軍沿途在舊疆與中亞等地卻叢為見過。

對於傳聞中的新朝大軍,那令人恐怖的傳聞還是多少起到了一些作用,多半被押送過來詢問的老人婦女還有孩子都選擇了合作,這讓張海了解到一件事情:這裏原本不是曾經的戰場重地。阿巴斯時代的波斯人軍事重心在西麵的奧斯曼人那裏,其次是東麵阿富汗山區的莫臥爾人那裏。而臨近土庫曼的北麵從來不是波斯人的軍事重心。

這裏的民眾長期以來的稅賦與兵役負擔也算是比較輕的,可是大概在一個月以前,薩法維王朝就向各個地區發出了全麵的募兵令,要求全國兵役年齡段的男子全部向首都伊斯法罕城集中。不再是過去那種幾丁抽一,而是全部青壯年都要集中起來。

聽到這樣的消息,包括王光在內的新軍中央集群與左路集群不少將領都不由的有些興奮起來,大規模的敵軍集結在一起,像撒爾馬罕那種仗,雖說在攻堅中全滅起來有點兒麻煩,但是顯然也要比滿世界跑路去進山剿匪輕鬆的多。

“看來我們又要大規模實彈集訓了“軍議上一名獨立近衛部隊軍官笑道。

不過,小慧蘭卻對次有些疑問。年紀不大的她第一次參加這種軍議,這幾年以來的奏報處理也使得小慧蘭在軍情了解方麵部分領域甚至不比劉洪濤差多少了。

“這些波斯人難道真的這麼沒有頭腦麼?在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內進行這種動員,難道不知道曆來搞所謂‘百萬大軍’的一方從來就沒有什麼好結果?”小慧蘭有些疑問的問道。

自記事兒的時候開始數年的學習和見聞已經讓小慧蘭明白很多過去隻有軍人世家才掌握的一些知識。比如說一些比較像樣兒的官道,如果每日通過兩萬石貨物的馬車,整個道路也會用不了久就會被破壞的不像樣,而就地征集超過這個規模的物資,即便是人員較多的地方,方圓一日裏程內的居民地幾萬戶人家的存糧也會在數天到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內被征集一空,所以:曆史上一種一方出動的人馬數很少超過十萬騎兵或二三十萬步兵為主的軍團。就是真的有“百萬大軍”,那麼也必然不會配備多少馬匹,會有很多人都是人力挑夫,而且這種情況下不少一線部隊也必然是半饑半飽狀態下的流民,不會有多少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