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決戰交鋒(二)(1 / 2)

沉重的傷亡損失和之前新軍主力部隊猛烈的火力起初的時候讓所有土耳其人都有些猶猶豫豫。可是當在前麵的重裝步兵發現:隻要在鐵甲兵的前麵支撐其持有金屬防護盾牌的盾牌手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的時候,緊張和恐懼就稍稍緩解了不少。

當不斷前進中負責試探性進攻的的奧斯曼先鋒部隊逼近到距離第二旅前沿五十米左右的距離上,而前方的槍銃聲依舊沒有大做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奧斯曼官兵終於確信:這新軍主力部隊恐怖的火力終於在之前的交鋒中消耗殆盡了。不過這也意味著:必須迅速發起進攻。否則當新軍主力部隊重新填裝好那些火器的彈藥,等待著主力大軍的就極有可能是一場失敗和災難。

“看那曾經囂張無比屠殺我族人的東方惡魔!用金屬包裹住全身,依舊像那海灘上的烏龜一樣懦弱。沒有了火器的犀利和所憑借的外物!他們什麼都不是!隻會把自己的身子縮在盾牌的後麵。那單薄的隊形還沒有前出的長矛要深!戰士們向前進攻,把那些異教徒們的脖子扭斷或是用破甲錘與隨身火器打爛他們的頭!”

負責試探性進攻的奧斯曼人先鋒部隊的軍官們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頗有經驗的,用那多少有些戰詩意境的話語鼓舞著人們向前進。奧斯曼先鋒部隊官兵們的前鋒攻擊隊形重新變的整齊。

這種近距離的冷兵器交鋒或者說是冷熱混合時代的戰爭,奧斯曼人還是有著嫻熟的經驗的。不需要東方大軍那麼多旗手,隻需要很少量的旗手就能在廣闊的戰線範圍內有效的組織作戰。最前麵的士兵大多是刀盾兵,舉著金屬製成的盾牌掩護著自己的全身大部乃至後麵的人心髒以下的部位。

在後麵:持有四五米左右野戰長矛的長矛手足有五排之多,長矛從人群的縫隙中伸出直到抵達盾牌的前麵形成連成一片的長矛從。這戰陣的之間還有持有輕型火炮的人掩蔽在敵軍視力所不能及的後麵,隨時準備以猛烈的側射瓦解新軍主力部隊看看起來唯一像點兒樣的盾牆。

而在這之後,無數派奧斯曼官兵則手持標槍,隨時準備把這最有利於近戰配合的重型標槍投擲出去,徹底瓦解新軍主力部隊的戰線。小陣與小陣的之間還有不少人躲避在重甲部隊的身後,隨時探出身子以填裝好彈藥的重型火繩槍展開射擊,起到對敵兵壓製或心理威懾的作用。

二十米距離左右的時候,土耳其人的精銳部隊開始扔出一陣又一陣的重型標槍,加上整個部隊前進中的聲勢,把新軍主力部隊壓迫的不斷後退。開始展開的輕炮側射也在這個距離上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在這種情況下,秦陽不得不命令整個隊伍在被敵軍壓迫一段距離之後展開有效的反擊了。成群的重手榴彈開始一片一片的飛向敵群。

兩斤半左右的重手榴彈裝有一斤左右的黑火藥,雖然對於披甲持盾之敵有效殺傷範圍同樣大打折扣,但是震動和短時間內的失能範圍依舊不遜色於一兩重左右的TNT炸藥,能讓方圓三米有餘累計十平米範圍內的人至少是輕微震傷或短時間內喪失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