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皮炮曲射(一)(1 / 2)

“開炮吧!”馬爾馬拉海上臨近奧斯曼都城的龐大艦隊上,旗艦上的指揮官向一名傳令兵下令道。

隨後不久,首先在西班牙的旗艦上開始噴吐出猛烈的一陣陣白煙。這些白煙似乎是甲板之間向天空中噴吐出的,這甚至讓遠處的法國人在用望遠鏡觀察的時候感覺到心驚,以為是那傳聞中的東方人用了什麼魔法隱蔽的命中了友鄰的西班牙人似的。

而西班牙人當然知道:整個船隊配備了那麼多的“防空皮炮”可並不是僅僅為了防止那新軍主力部隊的空中氣囊。還是為了對付新軍主力部隊的一種標準兵器。

在美洲和菲律賓都吃過大虧的西班牙人對新軍的了解遠遠勝過其他西域或歐洲的國家,尤其是在李峰等人的指導之下。

擁有著比歐洲更為精良的管理、水力資源、還有選訓資源的情況下,新軍主力部隊的鎧甲防護今非西比,就是一個普通士兵的板甲質量也幾乎能夠同騎士貴族們的上等貨相提並論。馬穆魯克那種重型火繩槍也沒有把握在百步左右的距離上有效的殺傷這樣防護精良的對手。而從一係列情況來分析:在新一代的兵器普及和升級之後,新軍主力部隊的主要火力殺傷體係延伸到了一裏左右的距離。除了輕炮以外,一般意義上人力能夠攜帶的槍械很難威脅到那個距離了。

經過李峰的協助研究與規劃:對付新對手的火器在幾年前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下來:發射一斤重彈丸的一寸半約50毫米口徑的新型抬炮。

也隻有這個規格的火器有能力把單位打到四五裏遠的情況下仍然擁有足夠的殺傷力來破除一切單兵防禦,甚至對一些簡單工事和車輛也有威脅,這種規格的火炮遠距離拋射當然會使戰鬥效率大幅度降低。對於新軍主力部隊那種喜歡以分散隊形迎敵的,說不定幾千發彈丸才能殺傷一人。因此對此也有不少人質疑;

而李峰的回答卻很簡單:“組織與技術落後,就不要妄圖輕鬆殺傷對手了。動員十倍甚至幾十倍的兵力在防禦中迎敵,以海量的儲備物力和火力乃至山地防線工事建設迫強敵知難而退,是唯一的取勝之道。這還得保證進攻到伊比利亞半島的新朝遠征主力在滅掉中東歐各國的時候損失了足夠的人員,產生了畏戰情緒。”

李峰還提議應該向包括英法在內的歐洲各國擴散技術,沒有必要保密。因為在李峰來看:如果新朝打算遠征,並且做了陸海兩路進攻進攻的準備,那麼整個西方就絕無幸理,必然全麵淪陷。而如果隻是陸路遠征而來,中歐和東歐乃至近東中東那一票是一定會被滅掉的。西歐能不能保住也在兩說。毫無疑問的是越充分的準備,幸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這個提議卻遭到了包括腓力四世等不少人的反對,甚至是一些人開始對這位東方來的人物態度轉向敵對與排斥的重要原因。

不過有一點還是讓李峰對這些歐洲人感到欽佩,內心的愧疚也減輕了不少:那就是西班牙人可以算是歐洲比較集權專治乃至保守主義的國家,遠沒有英國荷蘭等國那樣自由與開放。可即便是這時代的西班牙人,也沒有東方人很多骨子裏裏的矜持與偏執。